部落捷報!高雄桃源興中國小,在今年全國鄉土歌謠上拿下特優,也完成連續三年得到特優的優秀紀錄。然而能繳出漂亮成績單也絕非偶然,不單靠孩子們的努力,校方也透過各樣的方式,加深孩子們對於文化的認識。
即使比賽已過了一周,孩子們依然可以輕鬆唱起歌謠。高雄桃源興中國小今年師生在鄉土歌謠賽上,拿下特優成績,而這也是他們連續第三年得到最高榮譽。主要由布農族跟拉阿魯哇族兩族組成的興中國小,在歌曲的選擇,也以兩族的祭典歌和生活歌謠呈現。而對於孩子們而言,雖然一次學習兩族的語言有些辛苦,但在加深自我族語能力的同時,能夠接觸不同語言,也能從中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興中國小學生 Apʉ (郭宥汝) 拉阿魯哇族:
聽說學長姐有參加過,然後自己也很有意願想要參加,因為要學習自己的母語)
(興中國小學生 Abus (范阿布思) 布農族:
(學習)一千多個單字,要讓我們去背,讓我們去學習)
(興中國小學生 Abus (司沁萱) 布農族:
(會族語)這樣可以讓我在,唱歌的時候,會讓我覺得比較輕鬆)
校方也積極為孩子們打下文化基礎,在族群意識剛萌芽的年紀,期待透過歌謠或各種方式,讓種子在他們心中,無限成長。
(指導老師 kapi (藍晏彬) 排灣族:
在國小的部分,我們只是希望說,利用歌曲,然後其實我們最主要的目的,是讓他們了解,他們自己民族的文化)
(興中國小教務處主任 Pula Binkinuan (蘇元媚) 布農族:
我們族語就是隨時,在生活裡面就使用到,這些用語其實都是在營造,我們的學校環境,族語的一個氛圍)
回到比賽當晚,當孩子們看著窗外,迎接他們凱旋而歸的族人,占滿街道,放炮迎接,孩子們滿心地感動。期許他們未來能夠在文化傳承的路上,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