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號的國際勞動節,世界上許多的城市都會有勞工團體集結,走上街頭表達訴求,希望有更適宜的工作環境跟勞工權利的落實,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關係,影響了許許多多仰賴俄羅斯便宜天然氣、和石油進口的歐洲國家中的能源供給、同時也牽動著經濟狀況和民生物價,這大大的直接衝擊勞工的基本維生。那該怎透過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然後維護歐洲自由民主的價值,同時還能將經濟代價降到最低,維護民生和社會穩定,這考驗著、歐洲各國的領導人。
5月1日是國際勞動節,每一年的今天在世界許多城市都會有勞工團體集結,走上街頭訴求更適宜的工作環境及勞工權利的確切落實。
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影響許多仰賴俄羅斯便宜天然氣和石油進口的歐洲國家的能源供給、經濟狀況和民生物價,像是有30%的天然氣由俄羅斯進口的希臘,目前為止,天然氣價格已經漲了68.3%,電費飆高79.3%,食物價格也提高了40%,3月高達8.9%的通貨膨脹率,創下27年來最高,勞工的基本維生受到嚴重衝擊。
(希臘教師 Katerina Dekaristou
一切都非常艱難,對勞工而言,一天比一天更難渡日,我們會堅決反抗,因為勞動階級已難以存活,以戰爭為名,一切都走偏了,暴利、高價全都考驗著勞工。)
面對民怨,希臘政府今年已二度調高基本薪資,也投下40億歐元貼補家用及商業電費及瓦斯費,更加速推動降低對俄羅斯能源供給依賴的計畫。在55%天然氣和34%原油來自俄羅斯,又是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總理持續面臨國內外壓力。
(德國總理Olaf Scholz
我們會持續支持烏克蘭提供金援和人道救援,但也必須要說,我們要透過武器支援,讓烏克蘭能夠自我捍衛,就像許多歐洲國家也都這樣做,現在這是必要作法。)
從戰爭一爆發,除了經濟制裁俄羅斯和軍援烏克蘭,也不斷有立即對俄羅斯能源進口實施禁運的訴求,要讓俄羅斯無法取得為戰事提供經費的強勢貨幣。
(德國副總理暨經濟部長 Robert Habeck
我仍然不確定,是否會(對俄)石油進口全面禁運,我聽到許多不同的說法,也跟同事有許多不同討論,但對其他國家也一樣,我們並不想因為魯莽行事引發經濟浩劫。)
降低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被認為是維持歐洲自由民主價值的重要手段,但也意味著,歐洲許多國家將付出經濟重創的代價,五一勞動節各國的抗爭行動也做出反應,這樣的選擇題,持續考驗著歐洲各國領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