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ngatu ti paqiRi qizuanan pasaya tu wawaway na bata'an
歷經10年溝通協商,15次流標的原住民族傳統藝術豐羽計畫,4月26日終於正式動工,將斥資1億7,976萬元,興建文化驛站跟周邊景觀設施。族人也希望未來政府在執行計畫過程中,尤其經營管理跟組織架構部分,能跟部落有更細緻討論。
歷經10年的溝通協商,《光復鄉原住民族傳統藝術豐羽計畫》終於在4月26日正式動工,族人期待文化驛站完工後,能夠成為文物典藏的重要據點。
(馬太鞍部落耆老 Lalan Afo(張進華) Amis
baqian
未來存放馬太鞍的文物提供後代子孫觀看老人家的服飾之外,年祭期間還可以讓到訪遊客們欣賞,進而學習了解馬太鞍系列的文化,這也是部落的期待。)
由於豐羽計畫規模龐大,過去部落也曾為了徵收祭祀廣場土地的爭議引發抗爭,為的就是堅持計畫要以部落為核心主體。因此未來部落的參與計畫角色地位,更是族人關注重點。
(電訪 馬太鞍部落青年 Lisin Haluwey 阿美族:
sining
這個館舍的定義是屬於阿美族文化的一個園區,那它其實就要更要富有跟社會大眾溝通,跟部落內部做文化教育傳承的一個想像,大家已經比較不會拿以前舊的那種觀光模式在思考了。)
本次計畫總經費共1億7976萬元,也是歷年核定單一計畫的最高金額,第一期工程主要施作文化驛站跟周邊景觀設施,後續跳舞場部分,等第一期完工後,花蓮縣府提報計畫會再進行研議。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夷將‧拔路兒) Amis
Raya
106年行政院
終於核定1億7千多萬的費用,這個是中央跟地方重視原住民族的一個很重要的公共設施。)
(花蓮縣長 徐榛蔚
Raya
這裡還要做跳舞場以及廣場,另外還有觀禮台,希望明年(第一期工程)完工以後,再接續來做,所以在這個部分的經費大概是6千多萬,到時候還是要請原民會多多來支持。)
縣府提到文化驛站設有文物陳列空間、研究室及圖書中心,未來將成為中南區的原民文化歷史研究基地,第一期工程預計在2023年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