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爆發,現在不只快篩之亂,防疫險的理賠,也引發爭議!近日有立委召開記者會,指出國內確診人數不斷向上攀升,無症狀跟輕症患者約有99%,但產險公司近期卻喊出,輕症確診者不理賠、不接受快篩陽性即確診,以及數位健康證明保留最後的查核權等,而這"三點不理賠"的認定標準,未來恐面臨重大危機。
國內確診人數不斷攀升,疫情影響民眾生命健康,也牽動著家庭經濟負擔,而有沒有買防疫保單,就成了重要關鍵。但近期產險業者針對防疫保單喊出輕症狀確診者不理賠、不接受快篩陽性即確診,以及數位健康證明保留最後查核權等,三點不理賠"認定標準,有立委就表示,這樣的保單設計加上政府防疫政策的高度變動性,恐對未來造成嚴重影響。
(國民黨立法院團總召 曾銘宗:
(產險)業者規劃(保單)的方向,居家照護,沒有接受醫生診斷和開藥不理賠,第二 居家照護期間 輕狀,僅自行用一般感冒藥物的不給付,居家照護期間 症狀較嚴重,經醫生診斷 服用藥物,將比照住院日額做理賠)
也有立委指出,目前有99%確診者屬於無症狀或輕症,且居家照護期間,沒有接受醫生診療的比例非常高,且產險業者不接受快篩即確診的話,PCR檢測量能跟等待報告時間,不只影響醫療量能與民眾理賠的期程。
(國民黨立法院團副書記長 吳怡玎:
其實產險業者,他要開一張新的保單出來的時候,保險局是要監督 是要核可的,是要給綠燈的 他們才可以開始賣,這個(疫情)風險不是高而已,這個是風險沒有辦法計算,沒有辦法預測,新冠是一個新的疫情,完全沒有歷史資料可言,怎麼可以賣這樣子的保單,我真覺得是很不可思議)
另外,根據理賠金額,立委也指出,目前約有630萬民眾投保,有12家業者會在確診1年內進行理賠,而保費從666元起至1449元,理賠5到8萬元。若依照新加坡確診的比例20%,理賠金額可能就將近要6、700億,但許多產險公司的資本額只有132億,這恐怕會引發產險業者的經營危機。
(國民黨立法院團總召 曾銘宗:
保單之亂,假設政府不早點解決的話,會衍生三個重大問題,第一個 影響600萬戶的權益,第二個 影響醫療體系的正常運作,第三個 引發小型的金融風暴)
然而,如何在這波疫情及保單之亂下,保障民眾跟產險業者的權益,並結合各部會間力量,都不斷考驗著政府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