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
記者
gese paljaljuman 屏東三地門

欣賞琉璃珠淬鍊之美 三地門原民文化館展出

da ipacita do tao o olo a 琉璃珠 no Paiwan

排灣族的傳統文物持續創新,屏東三地門鄉公所,邀請創立39年的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集結多年來收集的高檔琉璃珠飾品,並首次將書法與琉璃珠結合創作展出。

經烈火淬鍊、色彩繽紛的琉璃珠,以華麗的壁飾呈現,三地門鄉原住民文化館邀請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推出"穿梭古今琉璃情"特展,讓更多人看見排灣族三寶之一的琉璃珠之美。

(三地門鄉長 cemelesai‧ljaljegan 排灣族:
gocio
施秀菊老師她可以說是琉璃之母,是我們三地門鄉琉璃珠能夠被看見,台灣被世界看見,她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人物,這些年39年成立蜻蜓雅築公司的努力,我們一起來見證)

累積超過39年琉璃珠創作經驗的施秀菊,是此次策展的主角。她說,琉璃珠被排灣族視為傳家寶,從顏色、材質、佩戴部位有著不同象徵,也代表著階級,而每顆琉璃珠各自有不同的神話故事。

(琉璃工藝家 施秀菊 排灣族:
mapapo so olo a tao
身為排灣族琉璃珠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傳家寶,因為每一顆珠子都有,它的價值意義跟名稱,假設成為排灣族你不懂琉璃文化,會對我們的祖先感到抱歉,所以我們堅持把琉璃碩果,一遍一遍地用我們的技法,能夠呈現出讓琉璃它的文化,能代代相傳被所有人都喜歡)

國立台灣博物館曾在2012年,典藏了施秀菊共83項、113件的作品,表彰她在排灣族琉璃珠的重製與創新。此次特展更結合書法家駱惠玉,重新詮釋中華文化與原民藝品的跨界合作。

(琉璃工藝家 施秀菊 排灣族:
mapapo so olo a tao
有書法結合琉璃這是這一次的突破,也有把複製傳統能夠還原到,原味的味道也展現出來,也用我們的技法延伸出許許多多,不同的設計的風貌,讓大家認識只要這個技法的產生,珠子在火焰裡面的可塑性,就非常的多元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穿梭古今琉璃情"將展至6月17日為止,將琉璃文化從古至今的發展史一一呈現,未來會規劃到鄰近學校進行體驗課程,也期盼順勢帶動鄉內觀光及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