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尖石新樂村煤源、武漢等部落,因防疫措施不足,部落很快就淪陷,尤其武漢部落,5月初確診率高達9成,但族人們發揮互助精神,共同挺過疫情難關。
回顧疫情嚴峻時刻,新竹尖石新樂村煤源、武漢等部落族人,在各網路群組發起行動,展現互助精神,不以責備心態,共度疫情侵擾,有的協助確診家庭,下山購買生活物資,有的透過關係尋求外界資源,分工合作的溫馨畫面,成了族人們引以為傲的故事。
(尖石鄉新樂村居民 雅信以楓 泰雅族:
可能家族的群組,教會的群組,然後開始就有多人,開始在發動一些行動,就是說,我今天要下山,有沒有確診的家庭,你有什麼需要,幫你們買回來這樣)
由於疫情爆發初期,族人對病毒認知不深,加上防疫準備不足,部落很快就淪陷,尤其武漢部落,5月初確診率高達九成,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侵擾,加上居家隔離等原因,讓許多以打零工維生的家庭,頓時失去經濟收入,對此,部落開始透過教會系統,向社福團體取得物資等資源。
(尖石鄉新樂村居民 雅信以楓 泰雅族:
像我們教會,發動了一個小組,就是要去做關懷,他也是連結了一些,外面有一些資源)
(基督教救助協會副祕書長 鄭夙珺:
教會可以為他申請,一千塊的生活的物資,就是由教會去為他採購,我們就是提供經費給教會,8成以上都是原鄉)
(新竹縣原民處文健站專案助理 田詩韻 太魯閣族:
原民會這邊也有,提供快篩劑給長者,跟我們照顧服務的夥伴)
甚至在地小農整合部落人力,一同行銷五月桃、水蜜桃等當地水果,挺過產業危機。
(尖石鄉農友 夏禾達利 泰雅族:
發起山貓啟動山貓,然後來開始讓部落的青年,回到部落有一些工作,然後讓他們自己去運輸,他們自己的產業,跟他們的水果)
正值疫情高原期,何時趨緩還不知道,而在疫情衝擊下,讓艱難生活更雪上加霜,但族人透過祖先傳承的共享互助美德,一起走過疫情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