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raruma 馬偕parana maisasavuanʉ varu'u sitakuamia
接著來看到,相信這也是不少長輩的經驗,隨著年齡增長,伴隨關節及肌肉退化,常見的肩膀、膝蓋、腰部疼痛等都是許多長輩常年困擾,尤其早年從事勞力工作者更嚴重,而目前除了透過傳統藥物及復健治療外,台東馬偕醫院引進了最新增生療法,成為治療慢性疼痛的新選擇。
(土水師傅 楊松茂 排灣族:
cucumairaruruma
楊松茂 Paiwan
手會痠啊,反正變成後遺症,你職業病都會出來)
隨著年齡增長,退化性關節炎帶來的疼痛,困擾不少長輩日常生活,尤其從事勞力工作或農耕者更為嚴重,常見症狀包括肩頸酸痛,上、下樓吃力,甚至痛到無法行走,這些問題其實大都跟韌帶鬆弛、關節軟組織磨損有關,而目前除了吃藥開刀外,近年也興起一種靠打針來改善疼痛的增生療法。
(台東馬偕醫院復健科醫師 吳欣宜:
cucumaisasavusavuanʉisa 馬偕
吳欣宜
增生療法它主要就是注射一個增生劑,然後引發我們身體的一個自癒反應,驅化膠原蛋白跟,纖維母細胞的合成,然後促進我們受傷的組織跟,韌帶有一個增生)
增生療法主要是透過注射刺激物或生長因子,促進受損組織修復,提升軟組織結構穩定,進而緩解疼痛,而目前較常使用的增生劑,包括葡萄糖液和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也就是俗稱的PRP,醫師表示兩者皆對肌肉骨骼神經系統疾病都有明顯療效。
(裝潢師傅 賴財榮 排灣族:
cucumairaruruma
賴財榮 Paiwan
會試著去(嘗試)啊,因為有些勞力,骨頭方面都磨損,關節方面的話長骨刺,就詢問醫生看怎麼去復健)
(台東馬偕醫院復健科醫師 吳欣宜:
cucumaisasavusavuanʉisa 馬偕
吳欣宜
打葡萄糖液的話,稀釋成我們需要的濃度,就可以直接治療,血小板會比較 ,過程比較複雜一點)
增生療法一般每2到3週施打一次藥劑,需注射4至6次才算完整療程,同時搭配超音波導引,更可精準治療損傷部位,雖然目前仍未納入健保署給付項目,但也為長期酸痛且復健效果不佳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提供一個快速有效的新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