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今天(27)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農村再生進擊有成的成果展,透過知性跟容易理解的語言,讓更多的人關注農村議題。
農委會舉辦的農村再生成果展,27號在華山文創園區揭開序幕,展示農村社區輔導成果,期盼透過農村再生工作推動,結合社區產業、生態,文化技藝,規劃整體環境。有的社區以產業、觀光及生態永續為起點,發展具有文化特色產業,吸引青年返鄉,加深對社區的認同感。
(甲仙大田社區發展協會社工 張儀慈 大武壠族:
創業的方式讓青年可以回鄉,進我們的社區,讓大武壠的文化,也可以在各個面向,都可以展現出它的特色,有滿滿的幸福感跟認同感)
有鑑於台灣邁向高齡社會,為了讓農村高齡者或弱勢家庭,獲得安全營養食物,實現在地健康老化願景,農委會藉由社區協會力量,結合在地產業、文化,共同推動綠色照顧計畫,安排65歲以上長者各項學習課程。今年農委會也表揚協助推動,零飢餓政策的綠照社區。
(綠色照顧站照顧員 Apuy(張秀美) 阿美族:
先儲備這樣有長照的能量,在自己社區在自己的部落,讓之後自己可能不需要到,長照中心,留在自己部落就可以了)
(農委會主委 陳吉仲:
這些的事蹟每一個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這個才是國家成長,最重要的生命力,不只是我們的長輩,也是所有人可以移居的地方,這個農村社區,絕對會是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陳吉仲表示,肯定獲獎單位,對農村綠色照顧的努力與貢獻,希望這場成果展,讓大眾體驗台灣農村魅力,關注農村議題,認同在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