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s'an Uninang!各位觀眾晚安,歡迎收看原視晚安報新聞,我是Umas,新聞一開始,先來關注,明天(28)下午三點,西拉雅釋憲案的判決就會出爐。備受外界關注,因為這也將是西拉雅族正名的關鍵途徑。接著我們將請記者為我們分析,今年6月的憲法法庭言詞辯論的重要爭點,並重新回顧這場釋憲案的來龍去脈,時間交給記者Aras。
(記者 Aras Sawawan 卑南族:
是的主播,西拉雅釋憲案結果,將在明天(28)下午三點出爐,回顧這起釋憲案,一路從2010年西拉雅族人提出行政訴訟至今,已有12年之久,談的就是西拉雅族到底能不能納入為平地原住民?那我們就先看到,
主要爭點的原住民身分法第二條第二款,是否違背憲法平等原則。而裡頭定義平地原住民,就是台灣光復前,原籍在平地行政區域內,且戶口調查簿登記本人或直系血親尊親屬屬於原住民,並申請戶籍所在地的公所登記為平地原住民。而就是這個"登記"程序引發違憲爭議。難道沒有登記就不是原住民了嗎?
在六月分的言詞辯論中,同為西拉雅族的學者謝若蘭提到,無論從聯合國對原住民族相關定義,以及原住民身分法登記條件來看,西拉雅族皆符合資格,質疑當初原民會禁止補登記的解釋令,是否逾越上位法。而且學者王泰升也說到,當時的登記背景,僅以九族為主,許多平埔族群的族人,根本無從登記。對此,原民會在憲法法庭的解釋為,這是對於政權的移轉有穩定性的必要,也有利制度的開展。
不過這就碰上另一個爭點,學者詹素娟指出法案時空背景,表示當時國家否定族群之分,特別把山地平地原住民匡列出來,其實是考慮兩岸局勢中的國防治安。與現今身分認定注重人格、平等跟文化權的內涵不同。而究竟還適不適用?原民會的主張卻提到,在第四次修憲過程,其實也並非全盤政治性考量,未來發展也有討論空間。而言詞辯論之後,其實也有學者分析西拉雅族在這場釋憲案中,勝面很大。
假設原住民身分法真的被判違憲,戰場又將轉回立法院,原民會目前的修法方向,就還是將原住民分類再增加平埔原住民。但學者蔡志偉就認為,山平原的區分本就有違自由民主憲政,分類方式可藉由修法重新思考。另外對於外界喊出平埔族群委員會的構想,謝若蘭則無法認同,表示這種方式又是把平埔族群排除在原住民族之外。西拉雅釋憲案從歷史到法條內容,處處都有討論空間,現在就等大法官宣判備戰下一步,而明天28號判決出爐後,原視新聞也將為您進一步報導判決內容,以及後續的可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