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umacucua cucaihli parana maliaili macarʉmʉ
為了強化職業災害勞工醫療及重建協助,勞動部推動職業傷病診治,及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認可制度,112年正式上路,勞動部12月22日在北中南三地,舉辦醫療院所揭牌儀式。
111年5月1日,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上路後,針對職業傷病相關醫療及復健服務,勞動部推動認可制度,由醫療或復健機構提出申請,經法定程序認可後,就能成為職業傷病診治,或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改變過往以年度採購,專業委託各大醫學中心,成立職業傷病防治中心方式,這項新政策112年正式施行。
(勞動部長 許銘春:
kapitanʉisa langica 勞動部 許銘春
過去我們受限於,制度的規定,每一年都是,用一次的標案,來做職災勞工傷病診治,復健的服務,比較不穩定,現在我們可以,改於認可的制度,醫療照顧團隊,還有經費的來源,都相對的穩定)
勞動部12月22日在北中南3地區,同步進行專責醫院揭牌儀式,從112年開始,全國有15家職業傷病診治專責醫院,職能復健專責醫院也來到28家,擴大掌握傷病個案,透過專責人員及空間,提供專業、高品質醫療的職災重建服務。
(台大醫院長 吳明賢:
kapitanʉisa 台大parana maisasavuanʉ 吳明賢
因為職業傷病不只是,要把這些病人勞工服務好,我們還有教學跟研究的任務,最大程度的保護,這些勞工的人權)
(職能治療師 戴承芬:
cucumaisasavusavuanʉ macarʉmʉ ta'iara 戴承芬
就會去評估說那這樣子,他現在的能力,跟工作的能力差多少,我們訓練計畫,要怎麼進行)
這項變革除了醫師、職能治療師等跨領域整合,將預防、診治、復健等職業傷病服務,都納入法規,並明訂穩定財源,從過去一年8千萬元,提升到2億元,預估未來服務人次將達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