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6
記者
Husung Nahaisulan(曾世偉) / Batu(戴亞盛) 台北市

"病主法"上路4周年記者會 逾4.3萬人簽署

2019年1月6號通過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為亞洲第一部以病人為主的權利法案。為了減少大量無效醫療,也守護告別時刻的品質與尊嚴。今天(6)是正式施行四週年,衛福部舉辦四周年活動。

亞洲第一部完整保障醫療自主權,與生命尊嚴的病人自主權利法,2019年推動至今,已邁入第四週年,衛福部指出,過去兩年曾因疫情關係,造成諮商、簽署受到阻礙,但透過遠距諮商方式,人數逐漸回穩,根據統計,截至112年1月6號,已累計4萬3千多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期盼今年能達到6萬人目標。

(衛福部常務次長 石崇良:
透過遠距諮商的方式,來進行(諮商),在去年已經有慢慢,回升到一年大概有,超過1萬個人簽署,至今已經有超過,4萬3千人簽署)

(護理師 譚敦慈:
因為我覺得死亡在我們,就不是避談的話題,我追求就是,生死兩相安,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決定好,我們全家都要去做,這一件事情)

近年來,民眾對生死議題討論,逐漸開放,衛福部鼓勵醫療機構,透過通訊方式,提供諮商服務,讓民眾與家人共同諮商,選擇自己最適合的照護方式,不要把痛苦決策壓力,留給親人做決定。112年開始,因18歲即為成年者,將增加約60萬人,享有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權利,此外,病主中心去年也新增失智者族群服務。

(台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 常佑康:
我們在臨床裡面,其實有遇到,好多好多的家屬,十年了二十年了,還在糾結說,當初那個決定,到底是對還是不對,因為當初是代理的決定)

(器捐病主中心副執行 柯彤文:
諮商這件事情,在一個健康人的想法,跟在一個其實已經,罹病的想法,是不太一樣的,所以現在其實,也是要提醒大家,就是要提早,做這件事情,你才不會把所有的,善終選項,都在往後的日子,才在那邊做準備)

全國有234家預立醫療諮商機構,衛福部將號召更多醫院加入,目前正試行同意書,採電子簽署方式,免除民眾舟車勞頓,未來預立醫療決定,可望全程線上完成,病主法的推廣與簽署,將有機會為所有人,守護告別時刻的品質與尊嚴,減少大量無效醫療,尤其面臨未來的超高齡社會,能引領台灣成為亞洲社會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