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bulru kay sakacekele ku sangirageragelanane ki Paiwan zuku
排灣族的家族婚禮或是重要文化祭儀,都會看見族人身著隆重的傳統服飾,尤其顏色豐富、層次立體的珠繡服飾特別搶眼,為這項技藝持續傳承,屏東來義鄉高見部落在周末開班授課。
部落婦女、青年圍著技藝老師,仔細聆聽頭飾製作的過程及技巧,為推廣部落傳統技藝及服飾文化,來義鄉高見部落日前開設頭飾課程,運用採集回來的圖紋,從繪圖到縫製,學員們都親自動手做。
(學員 eljeng 排灣族:
kiapaelre kibulru
eljeng Paiwan
之前有學過,然後這次因為我們上的老師不一樣,我想要再繼續吸收一些老師的作法跟技巧。)
(指導老師 milja(蘇貴香) 排灣族
tarabulrubulru
milja(蘇貴香) Paiwan
我們排灣族就有分東排、南排、中排、北排,所以這一次我們是用打著比較屬於來義系的部分,主要是用了太陽還有一些那個還有人頭。)
在排灣族的家族婚禮或是重要文化祭儀,都會看見族人身著隆重傳統服飾,過去這些都是由家中女性長輩縫製,因社會環境變遷出現技藝斷層,所幸新一代族人都願意重新學習。
(指導老師 aljuy daliyaljep(林雨寒) 排灣族
tarabulrubulru
aljuy daliyaljep(林雨寒) Paiwan
結婚還是收穫祭等等,我就覺得很可惜,因為我們沒有自己的衣服,沒有自己的頭飾,我覺得在這一次真的是學到很多,關於圖紋或者是一些關於以前的東西,我覺得學到很多。)
(指導老師 milja(蘇貴香) 排灣族
tarabulrubulru
milja(蘇貴香) Paiwan
也是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之後,就是其實學的人還是很多,然後我發現這個技術愈來愈就是,這個縫製珠繡的技術愈來愈普及,應該講說不會的人已經很少了。)
蘇貴香老師表示,莫拉克風災後她決定回鄉學習服飾技藝,發現服飾中重要的文化內涵,進而努力學習及推廣,期待未來這項傳統文化重現在每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