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1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Kawa(施俊銘) 台北市

回顧部落學習歷程 台科大魯凱族成果展登場

鏡頭轉到校園,隨著大專院校陸續開學,原民學生的活動也陸續展開。今年台科大原民社團,是拜訪了台東縣卑南鄉的達魯瑪克部落,向長輩學習魯凱族傳統樂舞、工藝、炊食等,透過成果展,將這些經歷轉化成為互動式實體裝置,呈現台科大原民學生獨特的創作語彙。

學生用魯凱族語演唱著傳統歌謠,歌詞中邀約著大家一同歡唱,為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魯凱族成果展"Ledra(光)",揭開序幕。

(機械工程系學生 Cegaw Ladomalralrath(陳宇聖) 魯凱族:
我們的主題叫 Ledra,就是光的意思,當初會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在部落聽到族人還有長輩分享的知識,還有一些浪漫愛情故事等等,就是因為這些東西 照亮了部落,那我們也希望把這些光 延續下去,不只照亮我們自己 然後整個社團,還有整個學校)

今年台科大的原民學生,透過參與社團活動,遠赴台東縣卑南鄉達魯瑪克部落,向部落長輩學習傳統樂舞、工藝,以及炊食,並將這些經歷轉化成為藝術作品,包含"凝聚"、"醞釀"、"綻放"、"祝福予鍊"以及以人物為主題的作品"Cegaw"等,要呈現學生獨特的創作語彙。

每按下一顆石頭,icibi的製作工序,就會陸續出現,學生利用自身專業,將美學結合科技,製作出互動式實體裝置,突破以觀看文物、文字敘述為主的策展模式。

(電機工程系學生 Kafongoh(王喬弘) 阿美族:
我們想要做一個模型,讓大家看到 icibi長怎麼樣子,後來搭出來就發現說,它就一個東西在那邊,然後大家也不知道那是什麼,除非有特別的文字介紹,或是更多的照片去講解,但是放圖片大家又不知道,順序是什麼,所以我們想說用燈條去引導大家)

(設計系商業設計組學生 Canglah(林云萱) 阿美族:
以前都是去部落,然後把我們看到的紀錄,手寫記錄下來,然後給大家看,今年是我的第一次,做出自己像要做的展品,跨領域的互相合作,就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副校長 劉志成:
我們原民的同學,可以很有技巧 很自然地,把課堂上學到的這些專業知識,好像跟我們一個 很古老,很美麗的傳統文化,做一個很獨特的結合,我想這樣的一個 原民的同學,絕對是我們校友企業,或者是台灣跨國的企業 非常需要,而且可以有很大作用的,一個專業的人才)

從進入部落,到舉辦展覽,台科大學生花費了約半年的時間準備,除了靜態展外,也透過擺攤、專題講座、手工藝工作坊,以及樂舞展演等系列活動,將從部落學習到的知識,傳遞給觀眾,不只扮演著文化的轉譯者,也期盼成為不同族群連結的一道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