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3
記者
Cemedas Dumalalrath(江子芊)/Kawa(施俊銘) 台北市

認識母體文化 台科大設"mal na na nu"獎學金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想讓原住民的同學們、在課外及打工之餘,也能認識自己的母體文化,所以開辦了一項特別的獎助學金,那就是讓學生回部落寫族譜,並且把過程記錄下來,寫成心得,經過像校方審查合格後、獎助學金就能入袋,學生們是覺得相當有意義。

九月,各大專院校陸續開學,學生回到校園,除了要顧及課業,課外之餘也會從事社團活動或打工,因此原民學生就學期間,若要撥空認識自己的母體文化,在時間的考量下可能並不容易,而為了建立友善的校園環境,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在三年前開始,透過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辦理"mal na na nu獎助學金計畫",要讓原民學生有經費支持自己尋根。

(機械工程系學生 Cegaw Ladomalralrath(陳宇聖) 魯凱族:
每天都在算 可能 力學,假日在考試,在課外之餘就是,還要去探索自己的族群,的確是還滿辛苦的,我一個人回去(部落),主要的花費就是交通,還有吃的上面,爸爸媽媽也不可能再另外給我錢,那因為有這個計畫,讓我就是 不用想太多的,就是可以直接下去(回部落))

(碩士畢業生 Kacaw(高紹宇) 阿美族:
它(計畫)不太限制你說,你一定要怎麼做 才可以拿到這筆錢,生活部分 有多一個支撐(我)覺得是一個契機吧,以前只能看影片,知道奇美有 抓級長的儀式,過程這樣子,只是畫面這樣子看起來,然後實際上看上去的時候,很震撼這樣子)

分享第一次回家鄉參與祭典的畫面,學生仍歷歷在目,然而"mal na na nu獎助學金"不光只是讓學生回家而已。翻開今年計畫內容,閱讀原民相關書籍、紀錄片、返鄉寫族譜詢問自己的名字、參與手工藝工作坊,或是透過專業課程輔導等等,都能申請獎助學金,一名學生一學期最多可以申請到3萬元的獎助學金

(台科大原資中心組員 潘沅宜 阿美族:
那未來我們也會持續地,追蹤辦理的成效,並且積極地提供一些資源,那也會再持續地調整,一些修訂辦法,除了持續原本的計畫之外,我們也會規畫更多 多元性的活動,能夠促使其他學生的參與度)

根據台科大原資中心統計,從mal na na nu獎助學金計畫辦理開始,無論學生申請人數,或是補助經費,都持續上升。而根據原民會去年10月統計,居住在非原鄉地區的族人,已經快達到全國原民人手數的一半,因此在當代原民青年大多移居到都市成長的背景之下,如何讓更多原民青年,用最經濟實惠的方式,親近自己的母體文化,也是當前高等教育正在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