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9
記者
Kacaw·Mayaw(周浩伊)/許家榮 台北市

國內護理人力嚴重不足 工會籲看見勞動困境

mai semin kanguRu tepusan nazau ay kelawkaway

連續受到3年疫情影響,國內出現嚴重護理師荒,而護理師的勞動量能、以及薪資問題,又再次浮上檯面,雖然去年宣布增加護理師國考次數,但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則表示,這樣的政策,根本治標不治本,希望政府從頭檢視國內護理的勞動狀況。

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出現嚴重護理師荒,部分醫院不得不降低開床率,影響民眾就醫權益。但是,護理師人力不足,也是國內沉痾已久的老問題。

(電訪 護理師 Fuis 阿美族
kanguRu
其實不是因為需求量大增(離職),是因為護理環境真的太難生存了,整個工作量我們的負擔會很大,除了是我們基本分內工作之外,我們還要做病人家屬要求的事情。)

像是開電視、倒水等等都不是護理師應該從事的醫療行為,而分外的工作也無法與薪資成正比。

(電訪 台灣原住民醫學學會常務理事 何麗娟 賽德克族:
pazazasan
護理工作他本來就是壓力也非常大,但是相較於他的薪資卻比較低,所以這樣的一個結構面的問題,也會造成我們護理人員的離職率(增加)。)

根據衛福部統計,從106年起護理人員離職率都超過10%以上,111年更是來到5年來的新高,另外護理人員的總執業率,疫情期間是來到最高峰63.44%,但疫情過後則逐漸下滑。

(電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祕書 高若想
misu
但今年比較特別的是我們的執業率跌破比(原先)6成還低,疫情的時候政府以及醫院都要大家共體時艱,但是撐過疫情之後,我們沒有得到相對應的回饋,我們也沒有看到我們的醫療職場,有很明顯的環境的改善。)

但是該怎麼改善?111年8月底考選部宣布,增加護理人員國考次數,來滿足國內醫療量能不足窘境,不過這樣的措施似乎治標不治本。

(電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秘書 高若想
misu
比如說(護理師)國考從2次新增到3次等等,我們都認為,對於改善護理環境是沒有幫助的,因為問題不在每年有多少,新血加入這個護理職場,問題在這個職場實在是....環境太惡劣了,人留不下來。)

然而,目前國內仍實行全日平均護病比,以醫學中心為例,一名護理人員應照護9名以下的病人,而地區醫院則為15人以下,但這樣的法規無法檢視,護理人員的勞動量能是否超出負荷,各界是期盼政府能重新修法,讓國內的護理職場能夠回歸平衡健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