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暖化議題全國都在關注,不過2號,國際能源署指出,去年2023在全球發電的相關碳排上,碳排量創下新高,來到374億噸,也說明部分兩個主因,其中是中國在疫情過後,重振經濟,能源需求增加,除此之外在極端乾旱的打擊下,部分國家轉而提高了化石燃料的使用。
2050要達到淨零碳排,各國準備好了嗎?但國際能源署,2號釋出一分報告顯示,全球發電的相關碳排,在2023創下新高,增加4.1億噸來到374億噸,約增加1.1%。而在去年COP28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呼籲各國要擺脫化石燃料。
(COP28主席 SULTAN AL-JABER:
簽署阿聯酋共識的各方,必須在2025年,下一個周期(巴黎協定)之前,加強自身國家的自主貢獻。)
根據路透社指出,科學界表明,若是想要限制全球氣溫增幅、防止氣候變遷失控,就必須在今後幾年,致力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減少燃燒化石燃料。
(美國氣候代表 JOHN KERRY:
我們將在有史以來,以公正有秩序的方式來擺脫化石燃料,並且要在十年內加速過渡,這是非常重要的基準。)
不過導致2023碳排創新高主要有兩個原因,分別是中國走出疫後能源需求不斷增長來重振經濟,也讓發電相關的碳排增加5.2%,不過國際能源總署也說,在太陽能、風力發電和電動車的成長上,中國的貢獻佔60%;另外,因為極端乾旱,部分國家也轉而增加使用化石燃料,約佔碳排增長的40%,然而報告也指出,若不是極端乾旱,2023年的碳排原本會降低。
(美國氣候代表 JOHN KERRY:
我們必須對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國家,和一些比較大國家提供融資。)
除了資金的協助,報告也說明像是風力、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全球擴大使用,有助於降低碳排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