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uatarari'ai rumia siatuturua karitahlana cucumacu
針對族語師資培育,有族語老師表示去年推動的族語師資拔尖計畫,雖然能夠培養出具有教師證的族語老師,但是學生的語言能力參差不齊,教學過程可能就要從零開始,期盼能夠重啟師徒制,在穩定的生活品質下一對一的傳授語言文化,再讓學習族語的過程,也能延續部落生活文化,一舉兩得。
為了提升族語的使用,原民會去年推出族語教會獎勵制度,鼓勵教會牧者以族語證道、教唱族語聖歌,讓部落信仰中心成為延續族語的新據點,並且延伸至部落的生活日常,讓族語重回當代原民家庭。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香蘭教會牧師 sakinu·tepiq(戴明雄) 排灣族
cucumaliatʉnʉlaisa tapakia taivangʉ
sakinu·tepiq(戴明雄)  Paiwan
我都常常會把很多部落的文化元素,會跟年輕人去用族語的方式去講述,要用教會的力量去影響部落,然後讓部落的族語環境更加優良,然後讓族語也在教會裡面繼續地扎根。)
(原語會董事長 Mayaw・Kumud (馬耀‧谷木) 阿美族
malialualuisa taparana maiatuhluhlu kari
Mayaw・Kumud (馬耀‧谷木)  Amis
家,是最重要的單位,是所有一切的根本,所以我們還要積極建立回歸家裡,回到自然生活的模式最重要,所以我們回推 就是大人要負責。)
但是要如何激發學生說族語的動機,戴明雄以社區營造的概念,在傳承文化祭儀的同時,也注入語言的靈魂。
為了培育青年擔任族語師資,原民會也推出拔尖計畫,與9所族語師資重點培育大學合作,期盼栽培具有教師證的族語老師,不過就有族語老師提出擔憂,過去的師徒制由部落耆老擔任老師,傳授族群知識教育體系,與學校考試型的族語教育,目標功能大不相同。
(族語老師 lahi' a bawnay baba:i'(風英輝) 賽夏族
pakiaturua tumatuturu kari
lahi' a bawnay baba:i'(風英輝)  SaySiyat
拔尖計畫裡面的學生,學生學習的,他們可以有一個師父來帶他 一直學,但是他們的族語能力不太平均,有些連中級(認證)他都沒有考過的,他參加了拔尖計畫,老師變成要從零開始教他。)
(卑南族語言推動組織計畫主持人 Agilasay Pakawyan(林志興) 卑南族
cucutakuatarariisa taparana miapualʉ kari
Agilasay Pakawyan(林志興)  Pinuyumayan
看看能不能找到不以學校上課上班模式,可以參考文化資產人才,認定獎助的方式或是者參考體育人才,同時獎勵選手和教練的策略。)
從文化中學習族語、以語言體驗文化,族語工作者期盼重啟師徒制,讓學生浸染在部落文化的環境中,讓語言不再只是照本宣科的朗讀比賽,而是活生生地使用在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