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記者
Kacaw·Mayaw(周浩伊)/許家榮 台北市

衛福部要求兒盟暫收新案 社工上銬引熱議

這幾天讓我們整個社會感到心疼的事件,就是台北市一歲半男童,遭保母虐待致死的案件,其中負責轉介的兒福聯盟,也成為檢討對象。對此衛福部是召開記者會進行說明,在兒福聯盟的部分應該要檢討內部員工相關的服務流程,而目前是已經暫停兒盟新收出養兒童。然而這幾天另一個讓人覺得憐惜的畫面,就是涉案的社工竟然被上銬帶回偵訊,這也引起了社工社群出現替代性的創傷了。

一名一歲半男童,去年12月在待出養期間,頭臉、四肢多處瘀傷,遭保母虐待致死,引發社會譁然。由於保母是由兒福聯盟轉介處遇,因此兒福也成為首要檢討的民間單位,而衛福部13號召開記者會,要求兒福聯盟暫停新收出養兒童。

(衛福部次長 李麗芬:
在整個基金會還沒有提出,這樣一個檢討的改進的作為之前,我們就先暫停新收,新的收養童,可是已經在走程序的兒童,那這時候我們會希望媒合的縣市政府,就應該要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李麗芬表示國內目前仍有468位兒童,由8個民間團體負責收出養媒合,衛福部強調嬰幼兒收出養,地方政府應強力介入。如今保母虐待致死案,也讓安全網是否漏接問題浮上檯面;然而,行之有年的幼兒專責醫師機制,也是希望強化安全網的救助,有多一層的保護。

(醫事司副司長 劉玉菁:
一種是他自行收案,一個叫指定收案,脆弱家庭的小孩,我們會把他列入指定收案,那麼一旦地方的社政單位,把他列入指定收案名單,交給了地方衛生局,那麼我們就會啟動指定派案的動作,幼兒專責醫師就會納入照護。)

不過,衛福部查詢專責醫師收案系統,目前並未查到這位男童資料。而這樣的說法民眾似呼也不買單。對此,律師也在社群平台指出4個層面的失靈,包含保母是怎麼拿到資格,社政單位的審核機制是否出現紕漏;負責轉介的兒福聯盟,派案前是否有再次審核;而社工是否善盡家訪的責任;以及家屬的支持系統是否能夠完善照顧孩童。

(律師 陳君瑋:
社會安全網要檢討這一定要的,那只是說,誰在這個網裡面,醫師是負責救助的責任、救護,也就是說,講白了,人送到他面前他才能救護,他不會親自到你家的,至少台灣目前還沒有,達到這種家庭醫師到你家(服務),所以到你家的就是社工。)

律師表示安全網的組成是否要擴大?是否再增加社工的強制權力?提升服務數送的執行力?都還需要各界持續探究。另外根據執行拘提逮捕解送使用戒具實施辦法第五條第六條規定,如果出現拒捕、攜帶凶器、或有逃脫擾亂秩序的疑慮才可以上銬。且使用戒具時,除應遵守比例原則但針對涉案社工遭上銬帶回偵訊,也讓不少第一線社工心情受到衝擊,感覺低落與憤怒。

(律師 陳君瑋:
他基本上,這整個案子(社工)他也不可能逃亡,一個社工也不可能去毆打警察,所以我們會覺得這個上銬,這個部分真的是有待考量,他這麼薪水不高的狀況,你要服務這麼多個案,個案萬一是有疏漏,擔心未來會不會影響到社工從業人員他的意願。)

針對社工上銬事件,台北市警局也表示依法執行職務,但也承認上銬未符比例原則,會給予帶隊的偵查隊長申誡處分,未來也會將此案例列為案例教育來做訓練。

李麗芬強調全國將近2萬名社工正在服務社會,對於憾事發生,衛福部不願苛責單一社工,衛福部以及地方政府都有責任,就制度面跟服務系統積極檢討,以健全社工的職業環境。另在3月15號將邀請專家學者,新北市、台北市政府以及兒福聯盟,就案件檢討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