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 tuali suun a mara tmaran numa malhkakthan itiza21shanautuan
國內碳費費率審議委員會,名單出爐,未來環境部要如何徵碳費?各界高度關注。不過有立委質疑碳費徵收制度,實際上有一半的碳排量是管不到的,認為環境部是在打假球。而原民傳統領域的碳匯如何參與?,環境部表示會再討論。
碳交易制度部署,碳費如何收取,日前碳費費率審議委員會委員名單出爐,機關代表委員5位、民間團體代表委員6位及學者專家8位,共21名將在15號召開第一次會議 。但碳費費率攸關企業成本,還可能影響物價。而審議過程採不公開,遭到各方質疑。
(環境部長 薛富盛
ia`ianan puu shanautuan
薛富盛
那事實上碳匯它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開放給民眾我想就會把整個審議的過程複雜化,但是任何的決議應該都會跟社會大眾來公布。)
環境部長澄清並無黑箱問題,環境部也不會左右審議會決定。而檢視委員名單,立委盧縣一認為應至少有一席具原民背景的審議委員,環境部長回應下一屆會列入考慮。只不過徵收碳費的對象,也遭到立委質疑打假球。因為環境部有意免徵,年碳排放量在2.5萬噸以下企業的碳費,又因《氣候變遷因應法》,免徵排碳大戶電力業的碳費。
(民進黨立法委員 林月琴
minzintang kalangkan shanautuan
林月琴
電力業免繳碳費的情況下,我們只管到51%,如果是增加到2.5萬頓扣除額的,只涵蓋到49%的全國的排碳量,管制不到一半的排碳量,所以很懷疑到底是打真的還假的。)
薛富盛解釋,是要促進企業自主減碳。而如今國內碳交易也正布建當中,原民傳統領域的碳匯如何參與?薛富盛表示跨部會再進行討論。
(國民黨立法委員 Sasuyu(盧縣一) 魯凱族 VS. 環境部長 薛富盛
qumintang kalangkan shanautuan Sasuyu(盧縣一) Rukai
ia`ianan puu shanautuan 薛富盛
以後在實行碳交易的時候,我們原住民實際可以取得一個,所謂的利益或者從中間參與這個部分,你們有沒有考量過?(盧委員比較關心的特別是森林(碳匯)這塊,事實上是由(農業部)在主責,但是環境部是給他們一些協助。))
為了符合國際交易需求,國內去年成立碳權交易所,去年底更完成第一筆碳權交易。而傳統領域中又能轉換多少碳權,原民社會又該如何參與?各界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