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傳統服飾,歌謠的傳承也隨著長者凋零,唱腔、唱法,也難以復刻。對此,台師大民族音樂所就攜手雅美達悟族人,展開為期兩年的時間學習"拍手歌會",而明天(23)族人也將在台師大進行成果演出。
特殊的唱法、腔調,再結合拍手,是台東蘭嶼雅美達悟族人獨特的歌謠《拍手歌會(karyag)》。而拍手歌會主要是早期雅美達悟族人年輕男女,社交場合中的餘興節目,他們會在夏夜月圓時,在高屋中唱歌、聊天,口述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中葉,但隨著時代演進,國宅進入、傳統高屋不復存在,拍手歌會在21世紀面臨消逝危機,對此台師大攜手蘭嶼族人,以椰油部落的拍手歌會作為範本,展開為期兩年的學習。
(歌者 si Ladang(謝恩期) 雅美(達悟)族:
自己的認同很重要的是要夠了解自己,我覺得這是我的一部分,然後我的家庭又很鼓勵我就是做這樣的學習,對所以就覺得要好好把握這樣的機會。)
(歌者 syapen Kasomzan(蔡月香) 雅美(達悟)族:
我會把我學會的族語或者是音樂交給我的下一代,甚至我有機會去做教學的話,相對的我也可以已把這些繼續地傳下去。)
但族人坦言,拍手歌會非常困難,樂譜也是歷經多次修改,學了一年才比較進入狀況,練習人數更是從一開始的34人減少到剩下13人,即使一度想要放棄,但漁人部落族人,還是願意每周兩天、不畏天氣變化,也要從蘭嶼的最南端,到最北端的朗島部落,進行學習。
(歌者 sinan Kapintek(鍾月英) 雅美(達悟)族:
當你在騎車臉被風吹得就是歪七扭八的時候,你就可以想像到,那個風速是有多大,我們就像乘風破浪那樣,往前一定要去上課的決心。)
(歌者 syapen Mazngang(廖清福) 雅美(達悟)族:
我們會隨興唱《拍手歌會》結果有一個耆老他聽了很感動,你們怎麼會唱,有啊我們在練啊,他糾正我不是這樣唱啦,他就自己唱了,他唱的時候很有調調、 韻律。)
學會拍手歌會後,不只激起長輩想要進一步指導的動力,也無形地組成團體,將拍手歌會發揚出去。
(共同計畫主持人 Syaman Macinanao(謝永泉) 雅美(達悟)族:
這個十三位成員就已經自然形成一個 我們把它取名叫《拍一下樂團》,《拍手歌會》現在我們學會了,希望有一個舞台,這個舞台希望部落裡面,政府機構或是有一些團體可以邀請我們去演出。)
(台師大民族音樂所教授 呂鈺秀:
跟一個體育競賽來講,其實我們的這個經費是非常非常少的,如果能有更多的經費,交通上,我們能給予大家更多的便利,然後在場地上,我們給予大家更多的方便性的話,還有研究上,因為以前如果沒有這些研究,我們也沒有今天的這些結果,然後在他們跟老人的更多的互動接觸上,我們都能給予更多的支持的話,我覺得 這是更好的一件事情。)
文化的延續傳承,需要更多支持,而來自台東蘭嶼鄉的13位雅美達悟族人,23號也將在台灣師範大學演唱,邀請民眾見證"拍手歌會"的復振與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