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將許多傳統工藝師,登錄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誕生不少人間國寶,但仍有許多具備文化技藝的長者,因為沒有文資身分,沒能納進傳統技藝師徒制補助,無人傳承,將來就可能走入歷史。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伍麗華) 魯凱族 vs 文化部長 史哲:
泰武鄉有一個佳興村,它從日治時期,日本人就在那個地方做木雕學校,而且很多木雕師的作品現在,在全世界各地博物館被放藏,部落幾乎家家都是工藝木雕師 都死了,而且我去參加他們的告別式我難過,因為家裡的人沒有讀什麼書也不懂,他們的告別式連個紀錄,他的豐功偉業內容都沒有, 我想委員剛提的這些,我們拿回去研究一下好不好。)
搶救文化就是跟時間賽跑,在保護傳統技藝的同時,展示文化遺產的場館同為重要,[[CG IN透]]但從104年博物館法通過之後,其中博物館法第六條,就是要設置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但至今仍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cg out]]。
(國民黨立法委員 Sra Kacaw(鄭天財) 阿美族 vs 文化部長 史哲:
各部會很多的意見,主計總處 甚至人事行政總處,國發會很多意見,我就不曉得為什麼,我念的好幾個文化部的(場館),都那麼順利,有意見的這些,如果有適當的機會(協調),有適當啦 因為你是法律的主管機關。)
文化部近期推動黑潮計畫,目標是壯大台灣文化內涵,要建立本土自信,但立委就呼籲,應該要更凸顯台灣特有的原住民文化,不單是蘊含民族的智慧和歷史,更是台灣獨步全球的文化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