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豐坪溪流域,環境是否有變異?今天(28)環團也到場提出數據與監測。部落族人也特地北上參與開庭,也提出對於生活場域第一線的觀察,更堅定立場,要捍衛家園安全。
(守護豐坪溪自救會成員 Sunavan Haisul (施杉錦) 布農族:
你如果說部落沒有安全,你只有利益,那我相信這個部落,也不會一直發展下去。)
安全,一直都是部落居民,捍衛到底的堅持。28號世豐水力開發案,守護豐坪溪自救會成員Haisul,也一起進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的旁聽席,對於二次補做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報告爭議,表達不滿,另外環境團體也提出環境監測數據,佐證環境變異的事實。
(守護豐坪溪自救會成員 Sunavan Haisul (施杉錦) 布農族:
不只是因為環境的變遷,或是說我們現在台灣地質的變化,現在不管是地震、颱風都把我們的山坡地,或是山上都有影響都滿大的,又加上說我們所謂的環現差,在世豐他們所提供的資料,在102年到108年是空白的,他們一直強調說是安全的,但是我不知道安全在哪裡?)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專員 梁聖岳:
世豐他們的確有提出空污或是其他的資料,但這些資料我們拿回去分析之後發現,跟整個環境河川流域最相關的,河川生態或是水質的部分,有非常多的項目有顯著的差異。)
《地球公民基金會》強調河川是動態變化的環境,針對世豐提呈的資料是三個月監測一次,不過用什麼方法鑑定,以及是否產生變異都未說明。
(聲音來源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專員 梁聖岳:
比較108年以前的資料,跟比較108年之後的資料有沒有差異,其實在河川生態的項目上,其實不管是魚類或是底棲無脊椎還是藻類、浮游動植物、水生昆蟲的項目裡面,15個項目裡面有11個有顯著差異。)
而根據原告與被告先前兩位證人的陳述意見,原告證人主張豐坪溪有豐水期越豐、枯水期越枯的現象,至於被告證人認為豐坪溪與大漢溪做比較,有輕微變異。儘管如此,現在的環境到底能不能和10幾年前相提並論,在朝向環境永續的康莊大道上,開發商的利益、政府的立法目的以及在地居民的生存權益,三贏價值自有公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