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師範大學藝術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昨天(11)辦理畢業成果展,學生運用所學,在藝術創作以及產品設計上,像是有傳統的編織工藝,以及配飾等文創商品,要來發揮創新思維。
高師大學生以族語歌謠替活動揭開序幕。高雄師範大學藝術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11號辦理《1+1=3畢業展》,學生運用所學,在藝術創作以及產品設計上,有畢業生用自身族群的神話故事,作為創作題材,也有畢業生結合Podcast、書籍,製作心靈療癒的內容。
(高師大藝術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學生 城識濬 排灣族:
我這次做的東西就是以雕塑類為主,然後我是做成,把我們排灣族的神話故事,把祂用成人物形象的角色設定,把祂做成一個雕塑,加上我自己對神,這方面信仰的見解下去製作。)
(高師大藝術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學生 張玉君 布農族:
我其實做這個的創作理念,我覺得每個人都有憂慮焦慮,還有一些負面情緒的時候,這些時候如果有一句話,或是一個溫暖的擁抱,或是讓你可以心裡感受到,你是被肯定的你是被照顧著,我覺得這會療癒到大家的身心。)
高師大校長指出,目前全校約有600多位原住民學生,以及語言文化、運動競技、藝術產業三領域的原住民專班,未來也將開設高齡服務原專班,希望擴展原住民族各領域人才培育。
(高雄師範大學校長 王政彥:
這藝術產業、運動競技產業、語言文化跟未來,因為我們少子高齡化的人口結構改變,培育原住民族在高齡服務事業,經營方面的專業,因此不僅是培養原住民族的教育人才、母語人才,更重要我們培養四個不同領域原住民的專業人才。)
高雄師範大學原專班強化學生實務應用能力,拓展創新思維,就是希望增強就業市場的競爭力,畢業生不只能回到原鄉服務,也能發揮所長走入國際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