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meyah ptaalis alang pgkela ini dehuk knrahur
在日治時期的台灣,為了要分散賽德克族勢力,同時緩和萬大社泰雅族,經常與布農族卓社群發生衝突的狀況,因此將當時部分的賽德克德鹿谷群族人,遷移到現今的松林部落,但長久以來,松林部落的賽德克族人,在族群意識以及文化慣習上,仍與親愛村其他泰雅族人壁壘分明,因此萌生分村獨立的想法,不過至今仍未跨過,分村需達300戶的基本門檻,為此松林部落就召開說明會,讓分村的願望儘早實現。
南投仁愛鄉松林部落,希望從現在的親愛村分割自成一村,但長久以來卻因為戶數未能達到基本門檻,遲遲無法正式步入行政程序。
(仁愛鄉公所民政課課長 席倩梅
Mingcungkocang Jnay Goso
席倩梅
縣府的主管法規裡面,它有明定你分村的話,基本的必要條件就是要達到300戶,這是最基本的,那因為現在的戶數不足,如果你的那個戶數足的話,我們後續的程序就都簡單。)
松林部落是日治時期的理番政策,將部分原居住在現在德鹿谷村的部分族人,強制遷移到現在的松林部落,但長久以來部落族人的民族意識、語言、文化以及生活慣習等,仍與親愛村其他的泰雅族人,有著明顯差異。
(松林部落居民 何美嬌 布農族
Tnalang Prang
何美嬌 Bunun
上村跟下村很多一些意見啦,還有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所以我覺得分村滿好的。)
(松林部落居民 白玉珍 賽德克族
Tnalang Prang
白玉珍 Seediq
的確是我們的文化及語言,真的是完全不同,我覺得可以達成分村的話,我覺得對我們是非常好的。)
為了儘快實現分村的願望,松林部落邀請公所、戶政事務所以及部落族人等,一同召開分戶說明會,希望從現有的戶數來進行分戶,藉此來跨越分村所需的基本條件。
(親愛村長 潘筱玉 賽德克族
Cncang alang Cinai
潘筱玉 Seediq
先分戶看看,可能這一條路可以達到這個願望,可是也不一定會成,因為它的門檻最少要300戶,所以我們今天召開這個分戶說明會,就是希望能夠,達到我們要分村的這一條路。)
松林部落目前的戶數大約150戶,希望透過分戶的方式達成法定門檻後,才能往下步入行政程序,儘早讓分村的願望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