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
記者
ljavaus(楊高潔) 嘉義阿里山

歷經2次颱風 阿里山林鐵擬7/1全線通車

7/1 petoy ʉ ya pela mia 'e ceono kuyai ta Alisan

過去因兩度受到颱風影響,遲遲無法全線通車的阿里山林業鐵路,終於有機會在今年7月恢復全線通車,而最後一段工程,也將在近期完工,希望未來通車後,能帶動阿里山整體旅遊量能。

阿里山小火車,世界聞名,不少遊客喜愛乘坐火車,享受被團團山林環繞的美好。但因莫拉克風災,導致阿里山林業鐵路有超過400處災損,一度停駛6年,而本該在2015年就能恢復全線通車的林鐵,又遭到杜鵑颱風侵襲,導致十字路站到屏遮那站間的42號隧道發生2處長達55公尺的大型崩塌,造成鐵路中斷至今,而花費8年時間,終於完成復建工程,將原本隧道保留,另外往內退縮100米,打造全新隧道,因此阿里山林鐵最快有望在今年7月1日恢復全線通車。

(42號隧道監造主任 林世芳
leyahioa ta pe ʉ h't ʉ ta
當初我們設計的方案本來有三種,一種就是橫跨做橋梁,橫跨整個崩塌地,但是它很多便道,會造成生態的影響,所以那個方案就取消,那第二個方案採用明隧道,但是明隧道就蓋在那個崩塌區域,就很容易受到天候影響可能再度中斷,所以我們採用第三種方案就是,既有隧道往內退縮100米,經過我們推算,至少如果我們新設隧道建好,至少維持100年以上都沒有問題。)

鐵路修復工程,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資源,每天跟時間賽跑的工程人員,克服高山低溫、濃霧,並在狹小的空間運輸機具、材料等不便之處,日以繼夜地進行工程作業,如今看到鐵路就要完工,心裡滿是感動。

(工程士 石健祥 Cou
leyahioa ta ceon ʉ 
風雨、大太陽都要出來工作,就是要趕在那個時間內給它完成,辛苦那麼久,終於都可以給它可以通車這樣子。)

林鐵處也說明,由於施工地位在鄒族的傳統領域,因此在施工前,他們就多次前往部落與族人溝通說明,取得同意,並邀請來吉部落藝術家美化42號隧道,將族群意象跟部落故事填滿整個隧道口,讓修建工程的最後一哩路是乘載著族人與林鐵處共同的心血。

(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長 黃妙修
tayaezoi ta ceono kuyai
這個隧道呢,看起來總共花了8年半,但事實上施工只有3年半,前面的4.5年是在做一些前置作業,因為(隧道)在(鄒族)傳統領域裡面,然後先去部落裡面說明,去共管會議說明,部落會議說明,又帶(族人)去現場。)

阿里山林鐵即將全線通車,過不久就要與大眾見面,林鐵處期盼恢復通車後不僅要恢復昔日阿里山小火車的榮景,更要帶動部落以及沿線地區的整體發展,達成共存也共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