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欣賞學生作品,高師大藝術產業原民專班,今年以名字「ngadan」作為系展主題,集結大一到大四學生超過50件的作品,在高師大116藝文中心免費展覽,邀請民眾一同觀賞原民青年的藝術創作能量。
不管是作工精細的工藝品,還是掛在牆上色彩鮮明的畫作,這些都出自於高雄師範大學藝產原民專班學生之手。今年系展以「ngadan名字」作為主題,讓學生們自由創作,藉由作品說話,傳達理念。
(系展總召 Giyu Kaljuvung (謝承翔) 排灣族:
我們要找到我們認同自己的時候,都是要先從名字開始,也呼應了我們後疫情的時代,我們大家之前是被矇著鼻子、嘴巴、耳朵這樣子,然後來去認識新的環境,那這次透過這個系展,我們重新給自己一個檢視自己的機會。)
超過50件的展出作品,包含了工藝、平面設計、動態數位媒體、繪畫等等類別,而在「名字」這個大主題之中,同學們的創作靈感五花八門,有的探討原民女性出嫁後的姓氏更動,也有的把自身愛情故事呈現在作品中。
(高雄師範大學藝術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學生 Elrenge thabula (武恩樂) 魯凱族:
我看戶口名簿的時候,我發現我媽媽她的家名,我們都會有族語名字,但是族語名字欄後面的家名,卻變成她嫁過來就是我爸爸家這邊的名字,所以我就是覺得,用(媽媽)18歲的照片為原型,就是希望自己媽媽可以回到更原始,更初始,屬於自己的狀態。)
(高雄師範大學藝術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學生 Alimas Kadangilran (古雯心) 卑南族:
為什麼會做這個檳榔袋?在我們這邊叫檳榔袋,可是阿美族那邊叫情人袋,自己很喜歡刺繡,可是我一直沒有挑戰過檳榔袋這個東西,這個陶壺是我的另一半,他身上族服上面的陶壺,然後這是他的名字,就是我希望 ,就是不會因為族群的關係,而在這些(文化)上面有所排斥或碰撞。)
(高雄師範大學藝術產業學士原住民專班主任 孫祖玉:
藝術創作的主題是最重要的也是作品的魂魄,那我們也秉持著這些孩子們都可以,就是透過學習,再一次 進一步地認識自己的(身分)生從何來。)
展期一路到五月中旬的系展,歡迎民眾來到高師大116藝文中心,免費觀展,從學生們的作品當中,發覺當代原民青年的藝術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