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記者
日本 岐阜 吳品儒/林柏宏/Tivulanga

氣候變遷衝擊日本 鸕鶿捕魚傳統恐消失

氣候變遷影響的範圍是全球性的。各位觀眾可能看過,魚鷹等鳥類、飛入水中捕魚的畫面,在日本的岐阜縣小瀨地區,就有專人訓練鸕(ㄌㄨˊ)鶿( ㄘ ˊ)、魚鷹的一種,來捕捉香魚的千年傳統,這樣的捕魚文化,歷史悠久不用說,還獲得日本皇室特別保存。但是受到氣候變遷以及種種因素影響,讓捕魚高手鸕鶿和漁民,越來越難以,施展身手。

火光照亮漆黑的河面,魚鷹聽從指揮潛進河中捕魚,之後再交給漁夫。這種鳥類的正式名稱叫做「鸕鶿」,日本岐阜縣小瀨地區的漁民,利用牠們與生俱來的狩獵本能捕捉美味的香魚,這樣的作法已經流傳1千3百多年。然而這項傳統就和眼前的河流一樣,雖然淵遠流長,現在卻逐漸產生變化。

(鵜匠 足立陽一郎:
我們每天都看著河,在河邊工作,注意到河川的變化,水位不用說,石頭種類也變了,以前只有大塊岩石,現在砂石,碎石變多,不僅如此,香魚體型也縮水,我是這麼覺得的。)

歧阜縣水產研究所人員指出,香魚主要以藻類為食,但是河水暴漲所帶來的砂石阻礙了香魚進食。另外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捕魚作業所在地長良川,夏季水溫高達30度,形成不利魚類繁殖的環境。

(岐阜大學副教授 原田守啓:
香魚喜歡吃附著在岩石上的藻類,但是岩石被砂石覆蓋住,所以香魚很難吃到。)

觀光客可以坐船,近距離欣賞漁夫和鸕鶿的互動。太陽下山,也是夜行性的香魚要展開活動的時候,牠們被船頭的火光驚醒,之後變成鸕鶿和遊客的晚餐。不過近年河水頻頻暴漲,使得觀光船偏離航道甚至往出海口沖,不能出船的天數逐漸增加,這時遊客只能改從河邊欣賞。不管是漁民、研究人員或是當地觀光業者,都在思考如何在氣候變遷的狀況下,維護千百年的捕魚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