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泰武部落婦女用古調,為"南島民族技藝交流工作坊"成果展揭開序幕,去年原民會邀請9個國家18位工藝師,在關島進行雕刻創作,這些作品先在關島博物館展出,6月1號回到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希望與國內民眾分享南島工藝師的創作智慧。
(原民會副主委 Calivat‧Gadu(鍾興華) 排灣族:
讓我們南島論壇的6年中長程計畫,其中的一環,就是所謂的藝術家的交流,能夠幫忙促成,讓我們的藝術家也能夠走上國際,讓別的國家,別的地方,也可以看到我們的文化跟藝術內涵。)
(關島駐台灣大使 嚴樹芬:
兩個禮拜短短的時間,能夠集體創作出這麼璀璨,這麼有傳統工藝,我們的傳承的這樣子的一個藝術,這種南島的藝術我們一定要保留下來。)
這次工作坊的創作,以"LIMA"和"家的對話"為核心主軸,作品不僅展現工藝造詣,更蘊含南島民族間的文化共通性。
(工藝師 Siki‧Sofin 阿美族:
在這樣的一個圖紋上面,其實在關島那邊,大石上面有看到這樣的圖紋,我覺得很驚訝,現在不是只有lima是我們的,是很多的幾何圖形,其實也跟我們台灣這邊的原住民,是很相像的。)
(工藝師 巴勤發 魯凱族:
這個船就是希望,也是代表整個南島語系,大家是一家人,希望我們每一個族群的,一個生命的船永遠是行動的,讓我們感情一直在延續。)
工藝師透過交流合作,每件作品充分展現"南島一家"的情感,也承載南島民族的智慧、文化和傳統,邀請民眾一起欣賞南島文化間美麗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