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
記者
No(林遠沖)苗栗南庄

苗栗南庄農產初級加工培訓 產銷''食''力UP!

為了要增加部落農業的邊際效益,延長農產品的賞味期限,苗栗縣政府原民處在南庄鄉東河村,舉辦農產培訓課程,讓族人學會透過簡易食品加工,來增加農特產的利用價值,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也能創造出更好的經濟價值。

 

近來炎熱氣候對蔬果保存相當不易,農民在收成各種蔬果時,就必須趕緊銷往市場,不能擱置太久避免衰敗造成損失,但如果透過食品加工,來延長農特產的邊際效益,也能發揮更好的經濟價值,減少氣候帶來的損失,課程講師就以水蜜桃為例,讓大家了解食品加工的好處。

 

(講師 楊雅玲 泰雅族:
其實水蜜桃很難保存,尤其它過了像今年的雨季,裡面很多都爛的,但是有的時候是一半爛一半好的,我們做成加工的果醬或是果汁,甚至現在他們講的水果醋也可以,那我覺得是可以讓它加值。)

 

除了既有的蔬果可以透過食品加工,來發揮更好的經濟價值外,這次的課程中,也教導大家如何用部落裡,常見的野生芭蕉及五葉松,透過簡易加工方式,讓看似沒有經濟價值的東西,變成可口的糕點及養生飲品。

 

(專案經理 李韻茹:
部落的芭蕉,是部落其實他們就不用特別去種植,它們其實是滿多都是,部落就有的野生種,那我們希望它結合這樣的,技術加工的部份,可以自己做芭蕉杯子蛋糕,然後就是部落可能也常見,我們的五葉松,結合像是蘋果鳳梨打成蔬果果汁。)

 

(學員 風慧圓 賽夏族:
因為我之前高中是烘焙科這樣,因為我也在家我也會做這些點心,什麼任何蛋糕跟餅乾這樣子。)

 

(學員 風雁華 賽夏族:
因為每一季的水果不一樣,然後可能就是做出來就是,可能就會比較新鮮這樣。)

 

此外在這次的培訓課程中,除了食品加工技術的實作外,也有食品安全以及相關法規的講解與說明,希望讓部落農業可以藉由攝取新知與技術,來提升產業的品質與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