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
記者
Kimliyan(陸萱) / uliu(郭亞文) / Futing(張皓宇)台北市

首屆原視新聞人才培訓營 挖掘媒體業新血

一張張青澀面孔專心聆聽,29號、30號,原住民族電視台舉辦"第一屆原視新聞人才培訓營",大約50人報名,錄取30人,從記者養成、主播播報體驗,以及新聞攝影實作技巧等等,都讓學員們親自走一遭,其中擁有新聞傳播背景的學員,也分享對於族群媒體的好奇和收穫。


(學員 Yoshiko Takislinian (呂珮岑) 布農族: 
很好奇原住民(族)新聞,或者是說原住民族電視台,到底要做什麼然後,第一天拉娃谷倖主播,她就有說到,我們身為一個原民記者,應該要站在族人的角度,帶著自己的文化,或者是帶著自己的經歷,去認識一個事件。)


Yoshiko也說,不管對新聞的認識、播報的技巧,和新聞拍攝等面相,理論和實務的確有落差,不過也對身為族群媒體的新聞記者,有更多的認識。然而,參與的學員中,也有來自馬來西亞的華僑,洪敦憫本身是醫學生之外,也額外研修多元文化教育,兩天課程洗禮下,她又如何看待族群媒體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呢?


(學員 洪敦憫:
其實我覺得多元文化,就是不要拿自己的文化,去框架他人文化的一種態度,那在原視新聞上面,其實很多的面向,就是在告訴你,我跟你有存在差異,我們的故事也可能是你的故事,有一種我們都不一樣,我們都很獨特但我們都很重要。)

連兩日馬拉松式的課程,不外乎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新血,可以投入新聞工作,不過自媒體蓬勃發展的現今,新聞媒體又該如何立足?


(原文會副執行長 Alui‧Djadjavac(阿路一‧賈佳法子) 排灣族:
但是我們希望透過,新聞這樣的一個工作,能夠讓年輕人能夠持續,來關心我們的社會,我們原住民的議題,也能夠藉由新聞工作的機會,讓年輕人有更多地學習。)


第一屆原視新聞人才培訓營,參與學員來自各行各業,短短兩天的濃縮課程,也化作一顆顆種子,種在對原民事務、議題有熱誠、或是具有原民身分的學員中,期待日後深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