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
記者
歐嗨.思娃娜/阮高思

祖先留下的智慧 是我們最好的資源

O dafong no mita ko parayrayan no to'as a serangawan

舞蹈最能夠表現出原住民的文化特色,藉由歌謠、舞蹈、音樂可以很快地融入在當下的氛圍,也是傳遞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原住民族的藝術展演,在不同的大型活動或集會中已有它一定的水平。在2024年5月11日台北中正紀念堂的演藝廳,有一場原住民樂舞文化饗宴,邀請了娜祿灣文化藝術團,力美文化藝術團及原民街頭藝人的展演,我們一起欣賞。

片頭:原風樂舞的饗宴~薪火相傳
(娜祿灣文化醫術團團長 祿子.高露 阿美族
kakeridan no potipot 祿子.高露 Amis
各位親朋好友們我是祿子,這般的年紀了我還在娜祿灣文化藝術團工作,從學校當教師退休後,我重新學習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我們族人不要忘記分享自己的文化,更不能害羞談我們的文化,要好好傳承給我們的子女,文化才得永續發展。(族語)

今天我經營這娜祿灣文化藝術團,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扶持我們下一代,教育下一代,讓他們認識了解我們的文化精髓在哪裡,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功課。所以我經營這麼久我的文化方面,我一定要保有傳統就是這個原因,因為祖先遺留給我們的智慧,我們要把它當作我們的資源,當作我們的財產來去經營,才會獲得更大的圈圈才可以擴展,這就是我一直要努力的目標。

真正在經營從事這個舞者的部分,我們只有不到30位,小而美我重要的是質跟量。所以我很會結合其他的資源,為什麼我提供這個平台,讓他們有展演的空間,他們才有市場。這個就是我們阿美族互助共生的理念,所以我一直秉持這種觀念,你不嫌棄我、我接受你,我們大家互相,讓我們的文化讓人家認識更多,也讓觀賞者說,「哇!原來原住民的文化這麼美」(台語),這個就是我們原住民的文化,如何去提升,如何把內涵弄得更多元,這就是我為什麼要結合其他的團隊,來上這一堂課就是用意在這邊。)
 

(力美文化藝術團 團長 楊柏鈞 阿美族
kakeridan no potipot 楊柏鈞  Amis
大家好 我叫Lonan,我的名字叫做Lonan,中文名字叫楊柏鈞,今年28歲,是力美文化藝術團的團長跟負責人。(你部落是哪裡的)Lidaw部落東昌。

力美文化藝術團,力量的力美麗的美,(成團多久了)今年5月17日第十年,(我們的團員大概是..)團員很多都是從學生時期跟著我,像也有從國中現在都在大學了,現在有的已經生小孩結婚了。(請團長提供一些團員過去的照片)

這就是算是我們的宗旨,希望透過我們的演出,認識更多原住民的樂舞文化之外,也可以傳達我們原住民非常優美的歌舞給大家,有很多觀眾其實看完都覺得很有感受到原住民那種生命力,那我們也想說透過這樣的方式,也讓更多人看見原住民族的文化。

現在原住民的意識就是每一個部落他有保障自己的樂舞文化,所以其實我們在呈現一些舞作的時候,我們必須到部落去做學習去做田調,跟老人家去做田調,我們產出來的作品跟我們在創作的時候才不會有出入,其實田調這個部分很重要。它可以幫助你再創作一個作品,他背後一個非常大的養分,因為你只要足夠了解自己的樂舞文化,你的作品出來一定是沒問題的。

如果你對自己的文化有熱忱,然後你知道自己是誰,你從哪裡來,我覺得回到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回到你的家鄉回到你的部落,哪怕只是可能一年只有豐年祭的時候回去,我想那份心可以一直傳遞下去,甚至是感染給其他人,能夠帶給周遭雖然在都市成長就是學子,就是可能他對自己的文化可能沒有這麼的熱忱的時候,也許你的一點小小的力量,或者是感染力就能感染他,可能讓他再一次回到自己的部落,去參加不管是祭典或是儀式,然後重新認識自己。

像今天演出的曲目,有一首是我們團員他是主唱。另外一首是取自台東旮亙樂團的音樂,有一些像是我們自己去田調,然後再去錄製成音樂,然後另外一種的方式是,可能就是用線上歌手的音樂去做創作和編舞。
我自己是一半漢人一半阿美族,但是我爸爸是漢人,但是我爸爸很會講母語,所以以前母語認證是我爸爸教我的。我長大的時候沒有接觸到傳統文化,可能就是參加豐年祭而已,所以家裡沒有常在講母語,所以變成說母語這個部分變成說比較薄弱一點,那目前也是希望朝著這個部分去前進,因為我覺得原住民文化的核心就是他的語言,非常重要。
我是希望大家,可以透過不管是我們的任何演出,能夠更認識原住民的文化。也希望其實能夠像有一些青年學子看了我們的樂舞展演,能夠讓他們從新燃起文化的魂,讓他們能夠再次回到家鄉。


(娜祿灣文化醫術團團長 祿子.高露 阿美族
k akeridan no potipot 祿子.高露 Amis
我們最年長的只有我,總監祿子一個而已,其他我們大部分是街頭藝人都有證照的,原住民裡面的街頭藝人,只有我這個團隊。然後我把街頭藝人轉型到現在的展演,然後扶持他們就業。)


(街頭藝人 莫里.蘇州 阿美族
maladiway 莫里.蘇州 Amis
大家好,我的族名叫莫里來自花蓮壽豐鄉。唱歌當職業的話很難,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那個舞台,我們有自己的路,只要有節目表演我們就去表演。其實你要當歌星一定要有自己的實力,不單單只有實力就是說要有知名度,知名度一定要高,因為公司去宣傳一定會花大筆錢你才會紅,你自己一個人闖的話很難很難,因為我曾經嘗試過,所以一個人不要經紀人,結果只有死路一條。


(藝術演出的表演者 巴宴.谷命  泰雅族
maladiway 巴宴.谷命  Atayal
我是算是做商演跟藝術演出的表演者,本身也是主持廣播電台。

我覺得至少我們原住民現代的孩子,雖然唱出沒有像過去老人家的那個靈魂,用生命去唱的歌曲,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所唱的歌謠,當然可以去揣摩老人家所唱的,當然沒有辦法可能有80分,但是至少我覺得這是有傳承一個傳襲的精神在。

首先先知道自己的身分或者是4分之1 2分之1這個身分沒有關係,但最主要的是先認同自己的族群,那怎麼認同唯一的方法是,多去找原住民的群體或者是朋友之間聊一下自己的族群文化,當然我自己過去是在部落,不像現在很多旅外的一些年輕人,其實有時候要常常回部落看一看,你會去覺得那個氛圍是你很想踏入一直想要踏入的那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