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明年就會納入「社會安全網」系統,到時候經費穩定且提升,與各個社福機構的合作也更緊密。不過有一線人員開始擔憂,原家中心服務對象,多半是以部落為主體出發,如果一般社福體制進入,恐怕會造成影響。因此(6)台灣原住民族-社工學會舉辦《原家中心-轉型座談會》,並邀請原民會,進一步說明未來計畫內容。
原住民族家庭服務中心預計明年納入「社會安全網」。只不過這樣的變革,從服務對象到業務內容都將出現調動。不少一線人員擔憂,同時要具備一般社福體制,以及原有的原家中心系統等知識背景,對原家中心量能影響不小。
(台灣原住民族社會工作學會理事長 Ciwang Teyra 太魯閣族:
我認為作為原住民族的助人工作者,我們在思考轉譯的時候,我們如果有機會有時間去消化它,我們才有機會把那個解殖的觀點,帶進我們服務的現場。)
雖然轉型後的原家中心將導入「社工督導」專業人力,但對於原家中心以往扮演部落及社福政策間「轉譯」角色,一般社福系統進入,恐怕還要一段時間磨合。
(台灣原住民族社會工作學會理事長 Ciwang Teyra 太魯閣族:
當你的工作的範疇更增加,而且兩個系統同時要併行去做的時候,其實人力變得很關鍵,人力其實很重要,才有辦法讓服務可以更完善。)
有學者甚至在會中呼籲,原家中心納入社會安全網計畫能延後辦理。但就原民會立場而言是一個重要契機。將提升原家中心與各社福單位合作關係,也使原家中心經費更為穩定,明年度以公務預算支出,預計有2.87億元。
(原民會社福處視察 王子軍 布農族:
我們大概在從明年一月初,開始運作(納入社安網)之後,我們在實際運作,我們可能就會發現到可能會有一些問題,或是還沒有解決的分工機制,其實我們就可以把它在計畫到下一計劃裡頭,所以剛好在這一年來,我們都是一個邊走邊調整的過程。)
對於新政策即將上路,台灣原住民族社會工作學會,也期盼公部門與民間有更多對話。原民會表示8月分將有與衛福部等社福機構的共識營,確認彼此分工權責,並陸續辦理訓練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