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nmin 'ʉnai tia matʉnʉsʉ 'itumuru sikingi
為了推動能源轉型政策,賴清德政府在日前成立3大任務型編組委員會,其中就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因此淨零排放跟能源轉型,也成為重要的國家政策,其中許多面向都和原住民族的土地息息相關,公共政策與原民土地的交揉,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帶您一起來看。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喊出要進行第二次的能源轉型,更要加速地熱、生質能,海洋能的等再生能源開發,更新增三大任務型的委員會,其中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要來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轉變,其中土地的利用也將出現變化,原住民族人未來,都有機會利用自己的土地造林、或進行森林管理,進而申請碳權,不過原住民族氣候變遷聯盟發起人Kawlo Iyun Pacidal也談到,申請碳權經費高昂,動輒高達100萬,也對政策提出建議。
(原住民族氣候變遷聯盟發起人 Kawlo Iyun Pacidal 阿美族
mapuciri Yencu Mincu vanai taniara rienmʉng
Kawlo Iyun Pacidal Amis
如果原住民族要申請碳權,必須要集合很多的土地,做大面積可能要高達100公頃合在一起,然後再申請碳權比較划得來,原民會可以推動一個示範的方式,然後申請碳權的費用,由原民會來支出,這樣才能鼓勵族人有效地去利用土地來申請森林的碳權。)
極端氣候若常態化,轉型也將被視為必然,然而原住民族要如何在其中穩定轉型、防止雙重剝削?面對政策調適,學者點出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盼能撐起對話空間。
(東華大學民發系副教授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 布農族
Tunghua Tasie fu-ciau-so
Tunkan Tansikian(陳張培倫) Bunun
有沒有可能原轉會繼續運作的話,它也變成一個議題,然後形成原轉會和其他三個(新設立)委員會,一個對話的空間,幫賴政府去檢視出來,你們要去處理氣候變遷的問題,可是你們的思維裡面,是不是忘了原住民族的存在,不管是原住民族有可能對於賴總統要推的政策的可能貢獻,或者在這個政策當中,我們族人要是有一些受到限制的話相對應的補償,到底該如何做處理。)
(原住民族氣候變遷聯盟發起人 Kawlo Iyun Pacidal 阿美族
mapuciri Yencu Mincu vanai taniara rienmʉng
Kawlo Iyun Pacidal Amis
在你轉型的時候每一個資源都會投入,但是對於原住民族的資源分配,你有沒有給予合適合理的分配,你可能會因為我今天主軸叫能源跟數位,然後最後才說公正轉型,可是能源跟數位,就沒有嘉惠到原住民族,那你的分配正義是不是就必須考量。)
國土資源要能永續利用,除了環境要受到保護、經濟也將面臨轉型趨勢,學者與原氣盟都提到未來還得思考勞力轉移課題。不過在這之前,學者認為,國內應該要計算並盤點出,原民族人的土地未來在碳匯制度上,會因管制措施而損失多少權益,又或是能創造多大效益,就怕有過度的期待,反而造成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