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nihan nu Tonghwa nay babalakiay miyuhin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首次patadas推出年度製作《 赤腳,被洪流沖走了!》即將在這個月底於花蓮文創園區演出,希望透過樂舞與藝術來呈現paazih原住民族文化與生活祭儀。
動人的音樂旋律,搭配肢體的舞蹈節拍步調,呈現台灣原住民族的脈絡痕跡,這是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的同學首次推出的年度製作,"赤腳,被洪流沖走了"的彩排演練,並即將在10月29、30日2天於花蓮文創園區第十一棟倉庫展開。
(副導演 Marang(孫李杰) 阿美族:
buku tawyen Marang(孫李杰) Amis
在台灣原住民族的 ,不管是生活不管是祭儀,還是在樂舞呈現上的一個共通性,我們找到一個綜合的樣台,我們這次就是結合了,當代舞的一個發源,那它其實也不是說有很多個舞種,而是同學們於身體與肢體的樣態,去發展除了屬於我們自己,在當代我們現在生活上,我們這個時代面臨的很多的議題,很多的問題 透過這個舞作,把這個時間的脈絡歷史的痕跡,然後把它紀錄下來,做一個舞蹈作品的呈現)
舞者是來自多個原住民族,用樂舞與藝術來呈現原住民族文化,促發台灣原住民族的生活及祭儀。
(舞者 niun‧Isinkunan(夏儀君) 布農族:
miyuhinay niun‧Isinkunan(夏儀君) Bunun
之前都是跳傳統樂舞,然後這一次的舞作,比較偏向是 原住民當代舞蹈,所以 我的肢體有時候剛開始的時候,有一點都跟不上,然後我記動作的速度也比較慢一點,前提就是讓自己非常灰心,是到後面就是不斷排練後,身體才慢慢習慣那個律動感這樣)
(舞者 Ciamin‧Panay(張家明) 阿美族:
miyuhinay Ciamin‧Panay(張家明) Amis
第一次排練會覺得說,又是跳原住民族的舞蹈,又是自己的舞蹈,但是 就是有編舞者去編排,然後到所有的舞台燈光音樂一出來,就覺得說不單單只是,我們要跳原住民舞蹈,不會讓人家覺得說,又是一個原住民的學生團體,或是一個原住民舞蹈團,要出來演出這樣,這是我這次,比較感到很欣慰的一件事情)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系,結合其中所吸收到的文化知識,透過不同的製作,讓大家看見原住民族題材創作,進而表達現今社會原住民所面對到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