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s nasia duma tu kuka daihiu kauTaitu muampuk palihansiap
2020年9月有來自9個不同國家的駐台使節,前往台東延平鄉進行2天1夜的文化體驗跟學術交流活動,希望藉此讓布農族文化走出國際,被更多國家看見,而會有這樣的因緣際會,是一位在倫敦生活近20年的布農族人余光妹cina Isuz長輩發起,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去年回國後便留在台灣,因為成長過程多處離鄉背井,她希望可以回饋自己的族群,因此舉辦布農文化國際學術交流論壇,希望論壇只是個開始,未來可以發展出布農族與其他國家的原住民族的姊妹族關係,增進友宜,多多交流。
來自9個國家的駐台使節,來到台東鸞山森林博物館,進行布農族文化體驗。
(紐西蘭商工辦事處代表 Stephanie Lee:
Niusilan tu daihiu Stephanie Lee
族人以傳統儀式,帶領我們進入部落,族人將肉放在火上烤,剎那間 那個畫面彷彿是,一個文化進到另一個文化,並且被接納與擁抱,對我來說是很深刻的感受,因為我觸碰到的是土地的核心,與族人的心靈連結,在紐西蘭毛利族的文化,我們稱之為wairua(毛利語),也就是靈魂之意,據我所知 靈魂代表能量與生命力,昨天當我們穿越森林抵達那棵樹時,我感受到了強大的生命力,這是很特別的經驗,我真的非常感謝)
在倫敦生活近20年的布農族人余光妹 Isuz所發起,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她回國後便留在台灣,因為成長過程多處離鄉背井,她希望可以回饋自己的族群。
(活動發起人 余光妹 Isuz Ispalakan 布農族:
Mais'ampuk tu bunun 余光妹 Isuz Ispalakan Bunun
在倫敦讓我有一個感觸,因為我在倫敦久居跟一些少數民族在一起,所以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再為我自己的布農族的文化來傳遞到我們世界或者全球,所以我就有了一個奇想,就是說,如果我把我的布農族的文化在駐台使節,因為疫情,他們也沒辦法從國外邀請,我們就請住在台灣的大使們來跟我們做一個布農文化的一個交流,一種饗宴,讓他們認識一下,我們台灣有一個叫布農族,所以我才有這樣的一個構思,那我心裡想,如何把布農文化做一個著力點,我就首先我就想到,知識就是力量,所以我就藉用我們布農族的菁英,和教授們,我初步的給他們召集。)
駐台使節和台灣布農族學術菁英共同參與布農文化國際學術交流論壇。
紐西蘭駐台代表將熱騰騰的糯米放進木臼中,大家輪流搥搗。一番手忙腳亂後,終於可以品嚐麻糬了。
(聖文森及格瑞丁大使館參事 鄧雪冰
Minin'amu tu daihiu 鄧雪冰
活動非常具有啟發性 很有趣,我很高興能來到這裡,我認為這次活動非常重要,可以學習到文化,認識台灣的人們,特別是在台灣的原住民族,我認為延續你們的文化很重要,因為文化代表你們的身分,所以我很開心能夠體驗這一切,這次活動也讓我以自己國家的原住民族為榮)
(這裡的祖靈以及我們的先祖
有朋自遠方來包括紐西蘭,我們的好朋友,還有我們自己布農族的親朋好友,要參觀這麼美好的森林,希望祢們保守我們護著我們,我們帶了一些檳榔,水酒孝敬祢們,在這邊向祢們致敬,謝謝祢們)
(森林博物館負責人 Aziman Madiklan 布農族
Mamadas tatahu tu bunun Aziman Madiklan Bunun
我們今天要做有意義的事情,共同種一棵樹做紀念,我剛剛講過了,當各位我們一起來種樹的時候,拉近我們之間共同的價值,我們在這個地球上,只有一個地球的概念,我們在台灣身為原住民,是這個土地的主人,透過種樹扎根在我們的土地上,種出我們的一些想法)
(秘魯駐台大使 Juan Luis:
Milu tu daihiu Juan Luis
秘魯有62%的領土都位在雨林,所以當我們提到種植樹木,這對我們的文化很重要,因為舉例來說,每年我們會舉辦盛大的儀式,例如像是原住民族日,這是強制參與的,另外 最重要的一個詞,以當地官方語言Quechua語來說,稱作Pachamama,Pachamama意指大地之母,在秘魯 我們所有的祭儀,就是為了向大地致謝,對我們來說,向大地之母道謝很重要,因為她就是大地的母親)
用布農族莊重的八部合音齊唱彼此祝福。
巫師口中念念有詞,為布農文化國際學術交流論壇進行祈福儀式。
布農族人舉起獵槍朝空鳴槍祈福,21響聲後,布農文化國際學術交流論壇正式開始。有布農學者提到原鄉發展契機與經濟產業發展等議題,而駐台使節也各自談到自己國家原住民族權益議題。
(紐西蘭商工辦事處代表 Stephanie Lee:
Niusilan tu daihiu Stephanie Lee
這必須要提到關於毛利族,也就是紐西蘭的原住民族,與紐西蘭政府的關係,包括從1840年簽訂懷唐伊條約後,至今雙方有哪些進展,當你為紐西蘭政府工作,必須知道這意味著什麼,我們必須學習的是什麼,我想我們都很樂於分享,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我們都有各自不同的經驗,不同的應對方式,在自己的路途上努力前進,我也想向你們學習)
(與談人 Nabu謝文明 布農族
Cinahus hansiap tu bunun Nabu 謝文明 Bunun
本身在大陸兩岸,然後從事原住民經濟產業的研究,或者是實際操作,今天參與這個活動,我可以感觸到說,布農族在產業上面的困境,非常高興這次活動,邀請了國際人士,尤其是紐西蘭代表,然後藉由這個活動,我們可以相互了解到,我們在經濟產業上面,碰到的一些問題)
活動發起人余光妹Isuz,希望未來可以發展出布農族和其他邦交國原住民族締結姊妹族。
(活動發起人 余光妹 布農族:
Mais'ampuk tu bunun 余光妹 Isuz Ispalakan Bunun
這是我的期盼,也是能夠是不是帶來,布農族接軌世界的平台,就是說第一個是一個文化的傳遞,交流互相學習一個成長,第二個就是說也許可以在這個,人才上的一個交流,因為也許他們需要我們這種的人才,也許我們也需要他們當地的人才,我想說人才交流也是一個很重要,然後呢,語言方面也可以做一個,語言上的一個傳遞,或者是互相學習對方,將來如果說有人才的一個培訓,我們也許在就業上面,也可以增加我們布農族,擴大到別的一個地方一個國家,所以我想說因為我們現在,很多的學生都在唸碩士博士,這些也可能會比較快,讓他們接觸到這個面(國際),然後他們我們也很快雙方的交流,會讓我們兩個族群,在經濟方面或者是文化語言,或者是友誼,可能會很多的一些多項的利益,應該是這樣想)
(聖文森及格瑞丁大使館參事 鄧雪冰
Minin'amu tu daihiu 鄧雪冰
這次的活動經驗,讓我以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人為傲,我認為我們國家的原住民族,與台灣的原住民族,可以嘗試建立姐妹關係,我相信這樣可以進一步加強,台灣與聖文森之間的外交關係)
這場以布農族為主體和駐台使節進行的國際交流饗宴,未來將積極促成姊妹族關係,創造更多交流機會,讓世界看見台灣布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