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尖石鄉的霞喀羅古道,在秋冬時節楓樹轉紅之際,色彩可以說是相當的繽紛,而這各美景往往也就吸引了大批遊客來造訪,不過,短時間內湧入大量的人潮,在交通跟垃圾,還有上廁所的問題該就成了地方上的大問題,這也讓鄉公所與在地居民傷透腦筋。
現在正是賞楓旺季,以楓紅聞名的霞喀羅古道美景無限,腳下卻很煞風景。
(養老Yulu文化生態發展協會理事長 比令瓦旦 泰雅族:
來來來,這邊就是我們小白花(用過的衛生紙),就是下雪的天地,破窗效應,只要一個丟,全部的人都會跟著丟,等於是說我們怎麼撿都撿不完。)
通往登山口的產業道路上,巴士與小客車狹路相逢,經常塞車。[[NS]]路邊停滿了車,停車場更是一位難求。
(養老Yulu文化生態發展協會祕書長 楊幸腕:
六日期間進到我們部落來停車,大概就有200台到300台這麼多,中巴平均在六日大概會有40台左右,其實這個腹地真的沒有辦法承載這麼多的車輛。)
登山口只有一座公廁,目前由協會安排志工打掃,但是難以應付一天2000個遊客的垃圾量。
(養老Yulu文化生態發展協會理事長 比令瓦旦 泰雅族:
你看這邊,一個小時就滿了,等一下傍晚會更滿,滿出來,溢滿。)
尖石鄉公所表示交通維管與公廁的清潔人力,目前都沒有經費。去年曾提報接駁計畫,規劃在秀巒村設置大型停車場,但是遇上大崩塌而停擺。
(新竹縣尖石鄉長 曾國大 泰雅族:
我們會在這次做檢討的時候,邀集部落來召開部落會議,跟部落再深入討論一下。)
疫情期間,到自然環境旅遊成為觀光趨勢,學者建議依照現地條件進行總量管制,建置預約平台來提升遊憩品質,降低環境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