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fupu kekaku tua mati'ʉnʉ'ʉna isisiu putukioa
隨著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衛生所已經從原本的幼兒服務擴大到高齡服務,再加上今年COVID-19疫情嚴峻,地方衛生所除了一般公衛、醫療事項外,更一肩擔起了執行社區疫調、篩檢和疫苗注射等工作,因此行政院衛福部將從衛生所的組織、員額、硬體建築和醫療設備等面向著手,全盤檢討,提升衛生所服務量能,轉型為社區健康照護管理中心。
長期以來衛生所主要執行第一線的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工作,而隨著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衛生所從原本的幼兒服務擴大到高齡服務,再加上防堵COVID-19疫情,還要負責社區疫調、篩檢和施打疫苗等作業,基層醫療資源明顯不足,在偏鄉醫療照護需求問題更加顯著,要如何增加衛生所服務量能?
(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發言人 羅秉成:
Singcʉngyen tapaicaa kari
羅秉成
為了提升當前衛生所服務量能
以及解決建物老舊
偏鄉醫療照護需求等問題
衛福部今天(10/21)提出升級策略
從組織 員額 硬體建築及
醫療設備等4大面向全盤檢討
讓基層醫療資源能夠更合理
更有效率地被利用)
衛福部提出的4大升級策略中,修正組織規程和員額設置,讓醫療服務能夠在地化,醫事人員在統籌運用上更有彈性,其中放寬醫事人力員額設置,更新增了公共衛生師的職缺。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長 吳昭軍:
Wefupu tamna su-cang
吳昭軍
我們放寬呢
整個醫事人力進用的規範
能夠讓地方對於新增醫事人力
從過去的8大類放大到15類
能夠讓地方應用更彈性
過去醫事人力都必須輪流來擔任
我們地方所謂的衛生所裡面的
人事 會計跟出納 政風等等
我們這次讓它獨立新增出來
能夠讓我們醫事(人員)
能夠回歸專業的服務
那因為我們現在
新的公共衛生師的修法通過
所以我們要把公共衛生(師)
這個職缺納入未來
衛生所服務的體系)
在疫情期間,第一線的基層衛生所無論是在防疫訊息宣導、注射疫苗和居家隔離關懷上功不可沒,而這4大升級策略,目的是要讓衛生所轉型升級為社區健康照護管理中心,更將在未來發展為符合高齡化社會,能夠連結地方社區健康,和長照需求的健康照護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