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大家、一起傳承族語的力道是越來越強大了,從7月1號開始,原民會將給予獎勵措施,對象是在都會區跟原鄉地區的教會跟教堂,響應族語教會的推動。原民會也特別提到,目前已經有10各族別來申請了,其餘還沒有申請的族群或是語別,明後年、都還有機會申請。
像這樣使用族語來牧會、彌撒的教會或教堂,從行政院111年公布的,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後,將會越來越多。從經費編列來看,扣掉媒體部分,族語教會列位第三,總計2億8920萬。如今112年全國有10族,共400間教會提出申請,總共獎勵將近5900萬元,都會區82間以及原住民族地區318間教會或教堂,將在今年的7月1號開始正式執行。
現場由西美中會的張斯博牧師,全程用族語祝禱拉開序幕。不過早在101年,當時原民會就有一項"補助原住民教會推廣族語扎根計畫",同樣在教會或教堂來強化族語使用,當年也參與過補助計畫,以及也申請現行獎勵計畫的牧師就分享了過去經驗。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原民宣教委員會總幹事 Omi Wilang(歐蜜‧偉浪) 泰雅族:
以補助的方式,會感覺到由上而下的一種,指導或是規範特別是在,相關於核銷或是,成果的一些報告等等,會讓地方教會會透不過氣)
為了不讓壓得喘不過氣的行政流程重蹈覆轍,這次的族語教會是以獎勵方式,簡化行政程序,讓原本就有在牧會或彌撒時,使用族語的地方教會或教堂,給予他們經費獎勵持續前行。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原民宣教委員會總幹事 Omi Wilang (歐蜜‧偉浪) 泰雅族:
這本來就是我們原住民,應該自己要負起的責任,而政府這樣的一個獎勵,只是更讓我們推一把激勵我們,更讓我們走得更勤奮更快速)
(天主教教會原住民牧靈委員會神父 Anu (林貴明) 布農族:
長者會覺得如果你用母語說,(會)比較親近如同聖經裡面講的,兩三個(人)聚在一起因耶穌的名,耶穌也會在我們當中,那因我們自己的母語,我們的感覺就被拉起來一樣)
在花蓮卓溪鄉服務將近12年的神父Anu,和當地耆老一起翻譯布農族彌撒經文,現場更親手贈送給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而回頭來看這項獎勵計畫,目前有10族來申請,其餘未申請的族群以及語別,在明後年都還有機會。
(原民會主委 Icyang‧Parod (夷將‧拔路兒) 阿美族:
我們這個方案下個月,7月1號開始推動到年底,不是就結束了,我們明年 後年,還有獎勵計畫要推動,所以我們鼓勵更多的教會,更多的語別來提出計畫,只要他們願意在教會推廣族語,我們都會全力來給他們勵)
走過威權時期,獨尊華語的年代,這5、60多年來,許多原鄉教會或教堂,盡全力保存族語,如今在族語逐漸式微,必須急起直追的時代,成為老中青傳習族語的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