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114年度Alian廣播電台節目表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Alian廣播電台專屬APP上架囉!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線上收聽|點箭頭指示方向的 播放鍵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形象廣告|Alian陪伴無所不在 與您相約在空中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原動POWER

    每周日 下午16:07-17:00

  • 阿嘟mathariri

    每週六至週日 21:07-22:00

  • Alian探險號

    每週六至週日 下午14:07-14:30

  • 普悠瑪的陽光

    每週二 上午05:07-06:00
    (重播)每週二 晚上23:07-24:00

  • 《卡代尼號-katayni》來唷

    每週一 上午05:07-06:00
    (重播)每週一 晚上23:07-24:00

  • manra:an 我們一起旅行吧

    每週六至週日 下午13:07-14:00

  • 部落鍋~Hansaip夯香

    週六、日 12:07-13:00

  • ali一起揹山去!

    每周日 上午10:07-11:00

新聞 News
更多新聞
  • 焦點

    為了掌握馬太鞍溪堰塞湖的即時狀況,林保署特別派遣9人深山特遣隊實地探勘,從上個月底開始徒步,歷經9天,漫天粉塵不見天日,終於在今天(8日)完成監測平安歸來。

    整個天空灰濛濛的一片,宛如世界末日,山頭全被灰白粉塵覆蓋,粉塵多到連陽光都照不進來,這裡是馬太鞍溪堰塞湖邊的真實場景。為了掌握堰塞湖的最新狀況,林保署特別派遣9人深山特遣隊,徒步探勘堰塞湖,9月30日從光復林道出發,他們從2250公尺的稜線後下切溪谷,接近堰塞湖時,粉塵重到差點無法呼吸。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東區搜救委員會 Lomataw:「精神瀰漫,樹上都是一些灰塵,等下稍微碰一下全身都是灰了,接近湖區的那一段是真的是蠻狼狽的啦!汗水加上煙塵,當然是整身都是泥巴啦,呼吸都很困難。」分分秒秒都是煎熬,不只有漫天的粉塵,水源的取得也是問題。林保署花蓮分署萬榮工作站技士賴光榮:「真的是很幸運啦!我覺得這個路程喔,感謝上帝啊,這9天當中還給我們很好的天氣,然後過程當中又讓我們找到水源,那個水源我覺得好像是為我們預備的,我們用了2天之後,那個水源就沒有了。」而8號一早的地震,也讓特遣隊員虛驚一場。林保署花蓮分署萬榮工作站技士賴光榮:「早上這個部分很突然,我們同事的手機都有響,但是山區的部分還好。」

    要抵達堰塞湖,真的不容易,感謝這群探勘隊超人冒險上山,取得珍貴資料,做為未來監測、勘查與工程規劃堰塞湖的重要依據。

    (Alian記者綜合報導)
    (照片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詳細內容
  • 焦點

    今年颱風接連侵襲台東南迴地區,造成多處災害,這周末可能又有颱風形成,大武鄉南興村防患未然,舉辦無腳本防災演練,測試防災人員的臨場反應,也呼籲族人提前防颱。

    台東南迴地區今年接連受到風災及豪雨重創,眼看周末恐有颱風生成,族人不敢輕忽,大武鄉南興村災害應變小組動起來,舉辦無腳本防災演練。南興災害應變小組指揮官王璽盛:「我們是住在台9沿線,那我們還有浪襲的部分,那也有海嘯嘛,那也有土石流的部分,這個都是我們未來再強化自己,跟一些訓練、演習上,所要來加強的地方。」不同於以往的制式流程,這場防災演練沒有腳本,考驗災害小組的隨機應變能力,現場人員必須依照狀況即時判斷、協調、通報與應變。觀測組長何自凱:「不管是通報,或者是出勤的掌握,或者是目前的最大風速、雨量的觀測,或者是研判可能哪一些會有致災的區域這樣子,資訊的掌握很重要。」族人發揮團隊精神,從災情通報、災害搶救,到人員疏散安置與物資調度都十分流暢,就連災民心靈撫慰也不馬虎。 收容組長朱司棋:「我們在當下就會陪伴這些災民,期望是說,在這樣的一個不安的環境裡面,他們有一個可以感受到平安的地方。」

    透過實兵演練,族人希望當災害真的發生時,政府救災主力還沒進駐,部落就有能力自主救災。

    (記者Tuwana台東大武採訪報導)

    詳細內容
  • 焦點

    全國大專校院原住民青年領袖培育營,今(17)日在台東成功的阿美族民俗中心正式開訓。

    一連4天在台東舉行的原民青年領袖培育營,首日實地走訪美麗灣渡假村、都歷掩埋場與麻荖漏事件紀念碑,從土地、居住到歷史,看見部落面對開發的掙扎與拉扯。彰師大布農族學生吳冠穎(Alimam):「其實在台灣的原住民基本上都會遇到一些,像是跟政策跟國家規劃在實行的時候,會有一些衝突,那我覺得應該還是要強調原住民的主體性。」從走讀到工作坊,青年們帶著現場感受回到理論思辨,嘉義大學卑南族學生楊婷瑜(Lrelreng)感觸很深。楊婷瑜:「讓我們所有的人可以真的去了解,到底這整個歷史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去真正的理解它、去解讀它,那我覺得很重要的是,這些正義過後,我們到底該怎麼跟現在的國家,有一個很好的溝通的平台,或是相處的方式。」營隊由教育部指導,中興大學與勤益科大共同主辦,邀集北中南東各區原資中心參與,希望青年們了解前輩為原民權益奮鬥的歷史,並接棒延續。勤益科技大學原資中心專任助理蔡惠蘭(Ako):「包括了你可以用自己的族名去登記身分證,不是理所當然,而是經過了前輩的努力,其實他們將來也可以踏進這樣的一個轉型正義的軌道上,因為總要有人接棒。」

    期待透過學習與對話,讓原民青年們思考如何延續文化與正義,奠定將來為族群發聲的力量。

    (記者Tuwana台東成功採訪報導)
    (照片由Alian原廣台記者及主辦單位提供)

    詳細內容
節目主持人 Host
更多節目主持人
2x@host-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