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114年度Alian廣播電台節目表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Alian廣播電台專屬APP上架囉!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線上收聽|點箭頭指示方向的 播放鍵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形象廣告|Alian陪伴無所不在 與您相約在空中
  • Alian radio FM 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中原~嗨一點!

    每週一至週五13:07-14:00

  • vuvu在一起

    每週六 下午15:07-16:00

  • 原客·好滋味

    每週日 下午14:30-15:00

  • ali一起揹山去!

    每周日 上午10:07-11:00

  • 阿嘟mathariri

    每週六至週日 21:07-22:00

  • 《卡代尼號-katayni》來唷

    每週一 上午05:07-06:00
    (重播)每週一 晚上23:07-24:00

  • Ivangavang密室逃脫

    每週六 下午14:30-15:00

  • 普悠瑪的陽光

    每週二 上午05:07-06:00
    (重播)每週二 晚上23:07-24:00

新聞 News
更多新聞
  • 焦點

    台東都蘭診所,是全台灣第一間以居家醫療為主體的診所,為改善台東偏鄉醫療,近日和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啟動「數位醫材跨域整合發展推動計畫」。

    部落長輩張女士:「我阿姨在羊橋喔,快要死掉了餒,92歲,醫生每次都有去,跟那個護士,她現在很好了,現在走路到隔壁玩。」台東海岸線醫療資源稀少,位在東河鄉的都蘭診所,為就醫困難、行動不便的病人提供在宅醫療,深受部落好評,但服務個案超過百人,患者的檢查資料分散在不同設備中,後續追蹤變得困難。都蘭診所院長余尚儒:「心電圖的資料在心電圖的機器上,超音波的資料在超音波的機器上,我們今天要整理資料的時候,就要去把這東西找出來,然後把它整理在一起。」今年在產發署計畫支持下,都蘭診所啟動在宅醫療資訊整合模式,結合多項創新數位醫材,升級在宅照護服務。余尚儒:「透過這次計畫,把各種不同的檢查心電圖、超音波、血壓、生理監測、量測這些東西呢,都能夠彙整在一個行動的裝置上,然後把它打包,讓這個遠端的醫師能夠方便的去了解病人的一個情況。」醫療團隊效率提升,讓部落長輩感受到醫療就在家門口的安心。部落長輩李女士:「我們這邊都是星期三,星期三還到我姑姑那邊看,我姑姑沒有辦法走路了,都去那邊治。」

    透過行動醫材與資訊整合系統,把醫療送到家,讓部落長輩不必舟車勞頓,也能獲得即時、專業的照護。

    (記者Tuwana台東東河採訪報導)

    詳細內容
  • 焦點

    為了掌握馬太鞍溪堰塞湖的即時狀況,林保署特別派遣9人深山特遣隊實地探勘,從上個月底開始徒步,歷經9天,漫天粉塵不見天日,終於在今天(8日)完成監測平安歸來。

    整個天空灰濛濛的一片,宛如世界末日,山頭全被灰白粉塵覆蓋,粉塵多到連陽光都照不進來,這裡是馬太鞍溪堰塞湖邊的真實場景。為了掌握堰塞湖的最新狀況,林保署特別派遣9人深山特遣隊,徒步探勘堰塞湖,9月30日從光復林道出發,他們從2250公尺的稜線後下切溪谷,接近堰塞湖時,粉塵重到差點無法呼吸。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東區搜救委員會 Lomataw:「精神瀰漫,樹上都是一些灰塵,等下稍微碰一下全身都是灰了,接近湖區的那一段是真的是蠻狼狽的啦!汗水加上煙塵,當然是整身都是泥巴啦,呼吸都很困難。」分分秒秒都是煎熬,不只有漫天的粉塵,水源的取得也是問題。林保署花蓮分署萬榮工作站技士賴光榮:「真的是很幸運啦!我覺得這個路程喔,感謝上帝啊,這9天當中還給我們很好的天氣,然後過程當中又讓我們找到水源,那個水源我覺得好像是為我們預備的,我們用了2天之後,那個水源就沒有了。」而8號一早的地震,也讓特遣隊員虛驚一場。林保署花蓮分署萬榮工作站技士賴光榮:「早上這個部分很突然,我們同事的手機都有響,但是山區的部分還好。」

    要抵達堰塞湖,真的不容易,感謝這群探勘隊超人冒險上山,取得珍貴資料,做為未來監測、勘查與工程規劃堰塞湖的重要依據。

    (Alian記者綜合報導)
    (照片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詳細內容
  • 焦點

    花蓮太魯閣山區,中橫公路靳珩隧道燕子口附近河段今天(17日)發現一座新的堰塞湖。林保署花蓮分署表示,因舊路邊坡崩坍造成立霧溪出現堰塞湖,由於溪水急漲,隨時有溢滿潰決的可能,已緊急疏散下游居民。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的危機還沒解除,立霧溪燕子口竟然又出現另一個堰塞湖,而且隨時可能潰堤,秀林鄉公所如臨大敵,緊急撤離下游200多戶居民。花蓮縣秀林鄉公所秘書洛金達紹:「我們這邊當然也是會有點緊張,因為有前面(馬太鞍溪堰塞湖)的一個這個經驗,目前我們在做一個撤離的工作,就是會將我們富世村跟秀林村的村民,分別安置在亞泥宿舍的收容所跟秀林國小收容所,富世村民樂社區的這邊總計有120戶,那民有社區這邊總計有179戶,那實際上多少人這我們還要經過統計,也請我們的民眾不要接近我們這個立霧溪河道的兩側,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也嚴陣以待。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劉守禮:「現在我們要比較擔心的是,水溢流往上的速度非常的快,現在水面大概已經每小時70公分的速度,在往上抬升,所以我們預計可能下午5.6點,這個水面就會接近步道,還有公路,所以我們趕緊提醒上游的這些居民旅館旅宿業者,趕快先做好撤離的準備。」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10/17晚間九點公告,即刻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全區禁止人員進入,並請山區民眾盡速全數撤離。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配合農業部林保署發布紅色警戒、秀林鄉公所災害會報進行撤離工作及公路局預警封路;依據災害防救法第29條第3項規定「各級政府及公共事業發現、獲知災害或有發生災害之虞時,應主動蒐集、傳達相關災情並迅速採取必要之處置。」

    不讓悲劇重演,下游居民在最短的時間內撤離,只希望燕子口這座堰塞湖不要造成任何危害。

    (Alian記者Pema Lhamo花蓮採訪報導)
    (照片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詳細內容
節目主持人 Host
更多節目主持人
2x@host-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