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不少屏東原鄉部落,向文化部申請有形跟無形文化資產保護計畫,為了了解計畫申請時程跟進度,立委伍麗華邀請文化部南下屏東,讓提案陳情人跟中央、地方機關進行對談。
從去年至今,屏東縣政府跟原鄉部落,向文化部申請不少文化資產保護計畫,為了讓申請人了解計畫時程跟經費核撥進度,立委伍麗華邀請文化部進行座談。
(民進黨立法委員 Saidhai Tahovecahe (伍麗華) 魯凱族:
地方對於這樣的一個文資,其實是越來越關切,包括很多舊社的遺址,希望能夠取得文資身分,未來能夠做一個保存跟修復的計畫,這幾年(部落族人)他們非常積極,那我們有希望透過親自地到訪,親自地互相溝通回應,讓文化部也能夠來去看重,地方的文化提升能量。)
座談內容包括Padain傳統聚落跟二峰圳等遺址調查研究保存、魯凱族文物跟望嘉舊社遺址等調查與普查,還有舊好茶跟老七佳等石板屋,以及石板屋聚落修復跟樂舞、工藝研究保存等30多件計畫。
(獅子鄉文物館長 曹毓嫻 排灣族:
獅頭社戰役就是跟清朝這邊的戰役,那我們一直很希望就是可以先做一個,文化價值評估或是一些先期研究調查。)
(春日鄉長 柯自強 排灣族:
春日鄉其實還有一個,我們一直想要提報文化資產的是,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事碉堡,就是石頭營那個地方的戰鬥司令部。)
屏東縣8個原住民鄉,從傳統聚落、祭儀跟工藝等各方面文化資產都相當豐富,文資保存意識近年來也逐漸受到部落族人重視。
(文化部次長 李連權:
從迫切性重要性以及稀少性(考量),越瀕臨消失重要的我們都會優先來處理。)
文化部表示屏東縣目前指定登錄有形跟無形的原住民文化資產將近90多件,是全國最多,文化部未來會持續站在協助基礎上,讓這些珍貴文化資產,能傳承給後代子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