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記者
ljavaus (楊高潔) 高雄市

高雄醫大原民周 促認識文化.增自我認同

從原鄉來到都會區,高雄醫學大學今年原民周以"迷失.彌失"作為主題,透過多樣活動,不僅將原民文化帶入校園,也增進學生們對於自我身分的認同。

人來人往的校園,高醫大原民生,穿上族服,唱起耳熟能詳的部落金曲,吸引不少路過民眾目光。每年原民學生最期待的原民周,今年以"迷失.彌失"作為主題,透過多樣文化體驗、族服日等為期一周的系列活動,在帶領校內師生認識原民文化同時,也增進原民學生之間情誼。

(學生 Husung (王喆) 布農族:
因為在高醫的原住民學生,非常的少,所以我們能夠聚在一起,是非常的快樂,那我們可以分享我們各個系,學到不同的知識)

(學生 Langui (陳以柔) 布農族:
音樂是最簡單可以吸引到人的方式,然後藉由這個方式,讓人家可以比較入門款,就是讓大家認識這個文化)

(學生 陳昱丞:
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是(唱)中文歌,因為中文歌是屬於一個外來的,對於他們屬於外來的語言,那中文歌之後呢,就是裡面其中一個彈吉他,布農族的那個男生,突然唱出他們的,屬於他們族語的歌詞,就讓我覺得,耳目一新)

由於校內多數原民學生都並非在原鄉成長,因此活動規劃,原資中心多先以找回身分認同為主要目標,培養學生文化自信。而長年與部落合作的高醫大,也培育出不少優秀原民醫療人才,回鄉服務,校方就期望學生們能與學長姐看齊。

(高雄醫學大學原資中心助理 Savungaz (陳勁梅) 布農族:
大部分(活動)當然都是以,原住民學生的認知為主,首先大家都先有,讓自己有一個身分的認同,藉由一些展覽,然後一些表演藝術的課程,然後還有一些職涯的課程,讓大家可以更自我認同之後,我們可以再帶著這些的認同,然後去帶領更多的非原住民學生)

(高雄醫學大學學務長 汪宜霈:
到現在 可以說台灣,許多部落 這個衛生所的主任,或是醫療的這些醫師,都是高醫畢業的校友,也形成一個,非常綿密的一個校友網,這個對我們在校的原住民同學來講,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幫助)

在一次次介紹文化同時,原民學生們也是再次肯定自我身分的價值與寶貴,而這些能量,相信會在未來的某天,成為他們人生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