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il ila takita' ray rareme:an noka SaySiyat karotonan ka kakrangi'an, kakhayza'an ray 93 tinal'oemaeh na'amiSan pinaskayzaeh, 'isahiza: rinoton 38 ka kakrangi'an nanaw, nak kayba:en, tinon noka 'oeway, ki noka Saypapa:aS ka kayba:en. lasiya hayza' 'ima kayzaeh ka pinonrowa, 'isa:a' Say kilapa: tatini' hi 趙正貴 mobe:ay nisiya tatini' ka kayba:en, romoton risaza:, 'ita' ta'ila takita'.
接下來來看到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93年秋天開舘,當時只有38件文物有服飾、還有一些竹籐編的器物以及泰雅族的服飾,因為有良好的規劃發展,五峰鄉耆老趙正貴捐贈先祖留傳的族服到這裡作永久保存,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
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舘kamapaSan'izaeh ba'ay(黃健瑜) Atayal
當時我想說因為那個膠硬化 我以為我要用一個禮拜的時間去除 那除完了以後 我只花了1天的時間 對結果我只花了1天的時間 然後後來我就用 用我這邊 也是用博物館那種標準收藏的方式就是幫他們保管 我就看了一下看了很久 因為那個織紋我覺得很特別 它這個很特別等於是說 因為它當時這個來的時候 這個還沒有進來 所以當時我就跟慧美大姊說 我想說這一件就捐給我們嗎 因為我的庫房衣服說實在 它全部都是複製品 因為他說 這個是文化協會的東西 他還是要透過文化協會 我真的覺得它這個織紋很特別 因為等於是說我們舘內的藏品這些衣服裡面沒有這樣的(織紋) 那他又說有百年的歷史 所以我就想說 一個百年歷史真正的文物在我們館的話 那等於說我們有一個鎮舘之寶 那當然不同意 那後來有這一間捐進來 那套就變成我們的鎮舘之寶了)
那個帽子很有價值哦 那個藤帽編織的很好 很細 我認為這是無價之寶 你要在做這樣的藤帽不容易 而且以前藤要處理到這麼細 他們也真是要一番工夫。
ba'ay所說的鎮舘之寶就是五峰耆老趙正貴taheS a 'obay所捐贈的,因為知道向天湖文物館有很好的設備可以保存祖父的族服,而且他也和向天湖文物館簽下合約,未來家族後代可以隨時來探視著裝拍照。
(五峰鄉部落耆老 taheS a 'obay(趙正貴) SaySiyat
Say kilapa: tatini' taheS a 'obay(趙正貴) SaySiyat
這件祖傳的衣服是我的祖父趙明政傳給這個 傳給我們下一代的 我們現在的剩下的是我跟我弟弟還有三個姊妹 拿給誰都不對 而且不管在哪一個兄弟姐妹 都沒有這麼好的設備來保管 都沒有用啊對不對 我在家裡的話 放在家裡會壞掉 放在這裡有恆溫恆濕的設備 而且會定期展示出來 給人家看 這樣才會發揮 這個服裝的價值)
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93年秋天開舘,當時只有38件文物有服飾、還有一些竹籐編的器物以及泰雅族的服飾,當時的專員'itih a 'ataw潘秋榮對未來做了更多的規劃。
(前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舘長 'itih a 'ataw(潘秋榮) SaySiyat
前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kakbazae'an 'itih a 'ataw(潘秋榮) SaySiyat
那38件完了之後 我後來來這邊專任之後我就繼續採購 另外一個方向就是 屬於無形文化的部分 所以我們就繼續充實 所以才會有牆壁上的燈片 另外就是拍片 像我跟那個原來有台灣迪士尼合作的一部片子叫做雷女下凡那個傳說 就是唯一在台灣能夠公開播映就是這裡 就是當時剛好就是一個交換的條件 所以運氣也很好 這樣的一開放就是93年 的9月分8月分 開放之後呢大概就是38件文物燈箱 還有雷女下凡 得另外就是委託那個傳播公司拍了一個 賽夏文物館的簡介這樣 就這樣子我們就開館了)
(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舘駐館人員 kawkel a 'itih(風曉春) SaySiyat
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舘kamamatawaw kawkel a 'itih(風曉春) SaySiyat
我們這個館有3層樓 一樓它有一個多功能的教室跟一個編織工藝區 那再來二樓它就是一個常設展了 就是可能針對我們的一些器物 來做一個展覽再來就是三樓 就是有一個祭文物區 再來就是特展室 還有我們舘外還有一個 傳統竹屋的一個部分我們 都會採預約導覽的部分 因為有時候人力上的一個不足 因為我們現在有收費了 對 然後萬一你不提早來預約的話 我們有時候人員也會休息 對 就像今天我們就只有兩個(人) 我們就沒有辦法替他們做導覽的服務)
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每週二到週日開放參觀 ,目前有三位工作人員負責策展文物也接受預約導覽,這一天我們跟著kawkel導覽參觀
(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舘駐館人員 kawkel a 'itih(風曉春) SaySiyat
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舘kamamatawaw kawkel a 'itih(風曉春) SaySiyat
這是貝珠 它是會在我們在祈天祭的儀式性的利用 它會在獻祭跟告解的一個(使用) 103年就是要大舘帶小舘 我們特地為了這些物件有再去 跑去五峰啊甚至於這個南庄 對我們去作田調 然後他們就說以前這個 有貝珠的人是很富有的人 很有錢的人 當時他們是比較富裕的 也的確是 像向天湖這個(貝珠)就很少 我們家也沒有 還有他們就說 我也是請問老人家的 可能以前沒有錢 如果去哪裡要辦告解(和解) 他們就會帶這個貝珠 用來做告解之用 然後現在就都用金錢了 就沒有這種貝珠了)
民俗文物館3樓的文物典藏區就是文物維護員ba'ay的天地,ba'ay黃健瑜是泰雅族青年來自泰安鄉 他本身就主修文物維護 因此工作起來也得心應手。
(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舘文物維護員 ba'ay(黃健瑜) Atayal
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舘kamapaSan'izaeh ba'ay(黃健瑜) Atayal
這個就是我們庫房的典藏室,向那個文物的存放比較專業的櫃子是這個啦 1 2 3 4這4個 這個就是所謂的恆溫恆濕櫃 我們就是有系統地去監控它櫃內 我們講櫃內的話就是微環境的意思 微環境它的溫濕度系統 比如說織品跟這個木質類的話 就是50 55 它只要溫濕度波幅不要超過正負5%的話 其實都是算穩定的 向我們櫃架的話都是用我們去寫文化部的地方文化館改善的經費 我們就是逐年逐年的慢慢去買這些東西 那其實從107年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他們就把全國29舘地方舘 分誠北中南東4個區域 我們屬於中區 那中區的話 我們就會配一個大舘 所以說你看這些改善有沒有 都是輔導團隊來跟我們講 那我們的輔導委員就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前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舘長 'itih a 'ataw(潘秋榮) SaySiyat
前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kakbazae'an 'itih a 'ataw(潘秋榮) SaySiyat
到現在93年 到現在108年剛好15年 所以這15年我們 從38件的文物到現在超過了300件 除去要還給泰雅舘的大概有將近20件左右 還是有300多件 到了現收集的部分 已經有一點瓶頸了 已經有一點瓶頸再多也沒有 那當然現在來講的話 就是要呼籲因為我們現在條件好 就是比一般的大家認知的地方的文物館 條件要好一點 因為持續在這方面努力 所以呢逐漸的有一些肯定我們的就是今年稍早一點 我們五峰鄉的鄉親趙正貴先生就把他父親的遺物 服飾還有一些藤帽 就捐贈到我們賽夏館來這邊做永久保存 我想這個應該是 非常好的一個啟發 我想未來賽夏族人也好 或者說非賽夏族人 藏有我們賽夏族文物的話 趙先生這樣的一個 非常好的一個行動我想應該會給大家一個非常好的正面的啟發跟宣導)
(前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舘長 'itih a 'ataw(潘秋榮) SaySiyat
前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kakbazae'an 'itih a 'ataw(潘秋榮) SaySiyat
我們賽夏族有兩個舘 一個在五峰一個在這裡 我們這兩個館有個非常跟別的舘部一樣的地方 就是剛好我們旁邊就是paSta'ay的場地 所以人文生態的博物館 這種概念一定要建立)
(五峰鄉賽夏族文化藝協會理事長kalih a taheS (朱劍鳴) SaySiyat
五峰鄉賽夏族文化藝協會kakbazae'an kalih a taheS (朱劍鳴) SaySiyat
這個從民國87年文物舘成立之後呢 我們當然中間也辦了相當多的一個活動 除了我們兩年一次的paSta'ay在這邊 固定在這邊辦之外 我們也不定期的辦了 過去下一開始 政府推動的母語教學 我們辦這些活動甚至包括傳統風味餐的一個競賽 還有相關的一些歌謠的競賽)
108年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獲得了全國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考評的優等獎 而五峰鄉矮人祭場文物舘也獲得地方文化館的績優舘舍 雖然兩邊規模不同發展也不同 但是看見賽夏族文物被保存的這麼好 也如同完好守護了賽夏族的生活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