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政府今日(15日)舉辦「原住民族教育教材編輯計畫-國小高年級數學教材成果發表會」,首次發表融合太魯閣族狩獵文化與數學教學的文化教材。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舉辦「原住民族教育教材編輯計畫-國小高年級數學教材成果發表會」,以太魯閣族的狩獵文化為提材設計,涵蓋太魯閣族的獵徑規劃、陷阱設置與gaya倫理,並轉化為比例、空間、圖形等可教可學的數學概念。花蓮縣政府秘書長饒忠說:『我們在整個推動原住民教育的最重要的,就是要站在原住民族裡面,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價值觀,他們的文化,來編輯相關的教材。』
教育部希望界藉由「文化為真、數學為實」的核心教學理念,展示教材從文化田調、跨族群共構,到教室試教的完整歷程,讓原住民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學習成果。國教院副院長顏慶祥說:『通常你給他甚麼相應的教材,他可能在學習上,就會得到更好的成果,所以這一點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發表會上展示教材從文化田調、跨族群共構,到教室試教的完整歷程。內容活動設有簡報、教材展示、教學示範及VR互動體驗,現場教師踴躍參與,激起熱烈回響與創課靈感,具體體現花蓮推動原教在地化的教育實踐成果。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處長馬呈豪說:『我們是不是可以放在所謂的漢人學校裡面,我們怎麼樣在這個有趣的教材當中,我們可以學習到語言,甚至我們數學領域的部分。』
教育處指出,將持續推動以文化認同為本的教材開發,發展更多可實踐、可擴散的文化教學資源。
(記者BOYA在花蓮的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