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麥子基金會「希望種子」培育計畫,提供台東大專生到醫療、社福機構暑期工讀,今年錄取18人,其中11名是原住民學生,他們希望能在工讀期間深化所學專業,未來回饋家鄉。
學生高勗傑:「未來希望成為臨床的物理治療師,回到台東服務,幫助長輩處理慢性疾病,提升生活品質。」
邁入第20屆的「希望種子」培育計畫展開,今年錄取的18人中有11人是原民生,半數就讀醫護相關科系,將分發到台東基督教醫院、迦南護理之家、一粒麥子基金會等單位暑期工讀。
念物理治療的排灣族學生高勗傑,分發到東基復健治療部,盼能更了解目前物理治療的工作環境,並實際運用課堂所學知識。高勗傑說:「可以學習到與病人互動,然後觀察他們如何評估,以及治療流程,也希望把這段經驗帶到部落裡面去,讓更多部落的青年去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
18位希望種子中不乏回鍋的學長姐,卑南族的陳婕妤已連續第3年報名參加,陳婕妤:「不管是單位上的哥哥姐姐還是同事,大家都會互相照顧,我最大的成長是人際互動跟主動性的方面,因為有社區服務,然後我們會陪長輩聊天互動。」
「希望種子」計畫由台電、一粒麥子基金會攜手辦理,20年來提供超過300位台東子弟工讀機會,透過職涯探索深入了解家鄉,成為未來返鄉服務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