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IPCF 原事好物
支持我們
會員登入
中文
/
EN
字級 AA
大
中
小
原視節目
原視新聞
Alian 96.3廣播電台
文化藝術
LIVE直播 / VOD
節目表
IPCF首頁
關於本會
IPCF 原事好物
支持我們
會員登入
中文
/
EN
字級 AA
大
中
小
原視節目
原視新聞
Alian 96.3廣播電台
文化藝術
LIVE直播 / VOD
節目表
請選擇族別
卑南族
噶瑪蘭族
太魯閣族
布農族
排灣族
撒奇萊雅族
泰雅族
賽夏族
賽德克族
邵族
鄒族
阿美族
雅美族(達悟族)
魯凱族
拉阿魯哇族
卡那卡那富族
請選擇鄉鎮
臺東縣臺東市
臺東縣卑南鄉
宜蘭縣南澳鄉
臺東縣長濱鄉
花蓮縣豐濱鄉
南投縣仁愛鄉
花蓮縣秀林鄉
花蓮縣萬榮鄉
花蓮縣卓溪鄉
南投縣信義鄉
南投縣仁愛鄉
臺東縣海端鄉
臺東縣延平鄉
花蓮縣萬榮鄉
花蓮縣卓溪鄉
高雄市桃源區
高雄市那瑪夏區
屏東縣滿州鄉
屏東縣三地門鄉
屏東縣瑪家鄉
屏東縣泰武鄉
屏東縣來義鄉
屏東縣春日鄉
屏東縣獅子鄉
屏東縣牡丹鄉
臺東縣太麻里鄉
臺東縣大武鄉
臺東縣金峰鄉
臺東縣達仁鄉
花蓮縣花蓮市
花蓮縣鳳林鎮
花蓮縣新城鄉
花蓮縣壽豐鄉
花蓮縣豐濱鄉
花蓮縣瑞穗鄉
宜蘭縣大同鄉
宜蘭縣南澳鄉
新竹縣關西鎮
新竹縣尖石鄉
新竹縣五峰鄉
苗栗縣泰安鄉
南投縣仁愛鄉
新北市烏來區
臺中市和平區
桃園市復興鄉
新竹縣五峰鄉
苗栗縣南庄鄉
苗栗縣獅潭鄉
南投縣仁愛鄉
花蓮縣秀林鄉
花蓮縣萬榮鄉
花蓮縣卓溪鄉
南投縣魚池鄉
南投縣水里鄉
嘉義縣阿里山鄉
高雄市桃源區
高雄市那瑪夏區
臺東縣關山鎮
臺東縣卑南鄉
臺東縣鹿野鄉
臺東縣池上鄉
臺東縣東河鄉
臺東縣長濱鄉
花蓮縣花蓮市
花蓮縣鳳林鎮
花蓮縣玉里鎮
花蓮縣新城鄉
花蓮縣吉安鄉
花蓮縣壽豐鄉
花蓮縣光復鄉
花蓮縣豐濱鄉
花蓮縣瑞穗鄉
花蓮縣富里鄉
臺東縣蘭嶼鄉
屏東縣三地門鄉
屏東縣霧臺鄉
屏東縣瑪家鄉
屏東縣卑南鄉
高雄市茂林區
高雄市桃源區
高雄市那瑪夏區
高雄市那瑪夏區
海象預報
潮汐預報
土石流警戒
淹水警戒
首頁
查詢結果
搜尋結果
廣播新聞
搜尋結果 (66)
涉己/IPCF媒體趨勢發表會 擘劃營運藍圖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今天(29日)舉辦「未來的傳統-傳統的未來 IPCF媒體趨勢發表會」, ...
國際人權發展研討會 首場探討族群平等與發展
由國家人權委員舉辦的2021人權國際發展研討會,在今天(23日)的第一場議程為「族群平等與發展」,邀 ...
"南島起源"2/18起連續三週 於國家地理頻播出
為了讓民眾認識台灣原住民族語與南島民族之間的關係,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國家地理頻道從2月18日起,每週 ...
奇美部落請求國賠敗訴 台北地院說明原因
台北地方法院今日(11日)針對奇美部落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侵權國賠訴訟案進行判決,結果判決為奇美部落敗 ...
族語復振發展會議 聚焦語言使用環境營造
為了推廣原住民語言,原住民族委員會與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今明(20、21日)兩天在花蓮舉辦世界 ...
噶瑪蘭香蕉絲文化展 連結工藝.歷史記憶
《絲絲入筘-噶瑪蘭香蕉絲文化風情》展覽今天(10日)在豐濱鄉新社部落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正式開幕,開幕 ...
台美力挺原民科技創業 中山大學舉辦培訓營
為了促進南台灣原住民族社群創新創業發展,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美國國務院教育文化局、國立中山大學及民 ...
屏東舉辦南島土地論壇 盼提升原民國際能見度
屏東縣政府從今天(15日)到17日,為期三天在泰武鄉吾拉魯滋活動中心、霧臺鄉霧台社區活動中心,辦理「 ...
2022MATA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影視節 6/1起受理報名
由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主辦的「2022MATA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影視節」競賽開跑,報名時間為 ...
花蓮聯合豐年節規劃110攤位 5/30-6/13招商收件
2022花蓮縣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節將於7月22日至7月24日連續三天在花蓮縣立體育場旁大草坪舉行,配合 ...
最後一位文面國寶殞落 Ipay Wilang林智妹18日辭世
目前全國僅存的無形文化資產「文面傳統」登錄保存者,賽德克族的lpay Wilang林智妹18日因病離 ...
海端鄉霧鹿村原保地遭轉移.架設基地台 地主質疑行政疏失赴監院陳情
台東海端鄉霧鹿段一處原住民保留地40年前遭轉移給當時的台灣省政府民政廳,並於民國85年開始有電信業者 ...
16族原住民娃娃風華再現 8月4日至28日在板橋展覽
為了讓民眾認識台灣原住民族服飾之美,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在8月4日至28日在板橋435藝文特區浮 ...
"府城原味衣衣情"特展開幕 展現17族衣飾織品
台灣原住民族群服飾文化特展「府城原味衣衣情」今天(27日)在台南生活美學館開幕,除了展現法定16族服 ...
涉己/首屆"MATA TIFF"8/26登場 打造原民社會影像藝術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首次舉辦以原住民為主題的電影展,即將自8月26月起到9月4日在高雄駁二 ...
涉己/首屆MATA TIFF開幕 盼開創原民影視產業全新道路
由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舉辦的「2022 MATA TIFF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影視節」於26日在高雄駁 ...
魯凱女性手紋特展 8/5邀文手耆老現身分享
屏東縣霧臺鄉魯凱族文物館從6月15日起至9月15日,辦理了為期三個月的「魯凱族女性手紋特展」,其中於 ...
涉己/入圍7項金鐘 原文會舉辦感恩茶會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在今年第57屆金鐘獎總共獲得7項入圍肯定,包含以「原住民族電視台」入圍 ...
高雄"VUVU歌喉戰" 29文健站長者展現活力
高雄市政府原民會昨天(20日)在杉林大愛園區舉辦「VUVU歌喉戰」歌唱比賽及文化健康站成果展,以族語 ...
都會區選票少被迫變相亮票 原民秘密投票沒保障
九合一大選將至,不過對於都會區的原住民族人來說,當前選務規劃並不友善,經常在都會區投票所出現只有一、 ...
西拉雅釋憲案 憲法法庭宣判原住民身分法"違憲"
西拉雅族正名釋憲案延燒多年,憲法法庭今天(28日)進行宣判,在判決主文中,大法官對憲法所稱之原住民族 ...
原棒協成立30週年 關懷盃加碼OB傳承表演賽
由台灣原住民族棒球運動發展協會舉辦的關懷盃棒球邀請賽今年將邁入第29屆,選定於12月9日到12日回到 ...
涉己/傳遞原住民族聲音 原文會與澳洲SBS簽署MOU
澳洲SBS特別廣播服務公司為澳洲本土五大免費電視網之一,致力於提供澳洲多元文化社會多種語言的電視和廣 ...
"生存與抵抗:加拿大原住民藝術展" 順益博物館展至5月底
為了加深台灣與加拿大兩國原住民文化藝術交流,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與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合作舉行《生存 ...
桑布伊赴紐西蘭台灣日演出 分享多元文化之美
卑南族歌手Sangpuy桑布伊將於今天(8日)晚上啟程前往紐西蘭,參與由紐西蘭台灣華夏協會所辦理的台 ...
第九屆台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 花蓮原民文化館展至6月底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與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共同合作,推出「山海的傳技:器物之美~第九屆台灣原住民海 ...
全原運圓滿落幕 114年移師高雄舉行
112 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經過四天激戰後,27日於臺北體育館舉行閉幕典禮。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表示, ...
原力進站! 桃捷A17站展出原民裝置藝術
桃園機場捷運A17站,是全線唯一的原住民主題車站,桃園市政府今年特別邀集原民藝術家,在A17站外打造 ...
仁愛鄉災情多 賽德克青年發起募資
受到颱風卡努影響,南投縣仁愛鄉降下超大豪雨,都達村多處土石流導致對外交通中斷,眉溪部落、親愛部落也有 ...
百合綻放計畫提升女性創業能量 逾百人受惠
原住民族委員會自110年起與美國在台協會攜手合作「百合綻放新創學程計畫」,以美國國務院線上創業知能課 ...
涉己/懷卡託大學促毛利企業亞太參與 計畫學員赴原文會參訪
紐西蘭懷卡託大學代表亞太區域卓越中心從2018年起推行「Te Hononga-ā-Kiwa」計畫,以 ...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10週年 共同見證合作成果
2013年我國和紐西蘭雙邊簽署的臺紐經濟合作協定,其中的原住民族合作專章,也是全球第一個將原住民族議 ...
牡丹社事件排灣勇士遺骨 寄藏南科考古館
原民會與屏東牡丹社排灣族人,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進行台灣原住民遺骨返還儀式,6日在台南國立臺灣史前文 ...
花東交通三法爭議大 環團籲傾聽地方心聲
地球公民基金會,29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要求撤回立法委員傅崐萁所提出的「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 ...
二二八事件78周年 "長春花儀式"紀念鄒族菁英高一生
為紀念二二八事件78週年,上週末由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等70多個民間團體,共同舉 ...
"我們不是平埔族群.我們是原住民" 立委學者反對平埔正名另立專法
平埔族群正名路遙遙,面對原民會現在打算另立專法,不納入原基法,今天(3號)包括立委伍麗華,及官大偉. ...
韓團2AM服裝搞烏龍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發聲明抗議
南韓男團2AM,亞洲巡迴最終站3月2日在台北開唱,成員趙權在演出時,穿上宣稱是台灣阿美族的傳統服裝, ...
涉己/推動國家語言發展 原文會影音計畫斥資3.7億徵案
為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推出「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影音計畫,將以 ...
總獎金逾33萬元!花蓮原住民射箭賽3/7截止報名
總獎金高達33萬8,000元的花蓮縣長盃原住民傳統射箭賽,即將在明天3月7日星期五下午5點截止報名, ...
卑南古調迴盪雪梨 孫大川在澳洲分享原民文學
長年投入原住民文化與語言復振運動的孫大川教授,前往澳洲雪梨、坎培拉與墨爾本進行巡迴演講,暢談台灣原住 ...
族語戲劇競賽花蓮初賽 3組別共9隊伍參賽
花蓮縣原住民行政處將於21日,在台灣原住民族文化館,舉辦第14屆全國原住民族語戲劇競賽-花蓮初賽,比 ...
走進《bulabulay・原民之耀》 高雄美術館呈現原民文化底蘊
一場橫跨古今、凝聚部落記憶與文化精神的展覽《bulabulay・原民之耀-台灣原住民族經典文物聯展暨 ...
平埔專法送審 逾50位學者籲承認其他南島語系原住民族
行政院會在5月15日通過「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將送請立法院審議。超過50位學者專家馬上發表共 ...
國立台灣圖書館"原民之眼"繪本 重現族人旅日遊記
國立台灣圖書館將於5月24日舉辦「陽明山中山樓全學齡藝術饗宴活動」,其中「原民之眼:19世紀首批原住 ...
從出生到告別 《尋‧祭憶》以祭儀走進原住民族生命軌跡
從出生到告別,原住民族透過一場場祭儀,讓自己與天地、祖靈與生命產生連結。台南永康社教中心推出《尋‧祭 ...
涉己/紐西蘭.馬紹爾語言學者參訪原文會 雙方展開交流
為促進南島語系各國間的交流及傳承,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4日安排紐西蘭及馬紹爾群島的四位族群語言 ...
紐西蘭執政聯盟擬修"懷唐伊條約" 3.5萬名毛利族人湧入首都示威
紐西蘭國會執政聯盟認為1840年英國皇室與紐西蘭毛利族人分別以英語及毛利與簽訂的懷唐伊條約不合時宜, ...
20位原民學生赴夏威夷交流 唯一五專生攜排灣文化走向國際
原民會為培育原住民族優秀人才,並加強與南島民族論壇會員國,包括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魯諾、美國夏威夷 ...
賽德克民族議會邀歐盟博物館研究員交流 前往凱館參訪
賽德克族民族議會規劃「2024年台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博物館交流及知識洄流國際論壇」,邀請歐盟國家博物館 ...
國家人權行動計畫總體檢 反歧視法立法進度受矚
自民國111年實施的「國家人權行動計畫」,今年邁入執行尾聲,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及台灣原住民族青年公 ...
原民會組織法三讀爭議持續延燒 原青陣籲聲請釋憲
立法院13日三讀通過的《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法修正案》,將族群聘用委員改為無給職,並明訂原民會主委由山 ...
台灣原住民與地熱論壇 探討公正轉型.部落參與
近年政府推動綠能轉型,地熱能源也備受熱議。因此,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及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9日在政大公企 ...
"台灣是原住民族的祖傳土地" 原策會立院前發聲明
面對近來台灣政壇紛擾不斷,不論是預算的刪減與凍結,或是藍綠各自陣營的罷免行動,再再衝擊了原住民族人各 ...
東新國小原民主題書展 透過文學視角帶孩子走進部落文化
台北市東新國小的原住民主題書展在3/31開展,校內的原住民學生一大早就以各族的族語開心和同學們打招呼 ...
桃園原住民豐年節 獲美國謬思創意設計獎金獎
桃園市是擁有16族原住民族群的多元文化城市,每年由原民局舉辦的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節,不僅是族人情感交流 ...
竹市府推動免費泰雅族語考前衝刺班 報名至2/28截止
新竹市政府持續推廣原住民族語言文化傳承,今年度將於3月7日起至4月18日開辦泰雅族語系初級、中級認證 ...
結合AI打造族語語音資料庫 台灣維基媒體協會推動〝台灣原住民族語計畫〞
為創造更完善的族語數位環境,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發起「Common Voice台灣原住民族語計畫」,蒐集 ...
VR沉浸式體驗原住民文化 讓民眾走進部落生活
VR虛擬實境3D體驗,不僅能應用在遊戲上,臺北市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日前分別舉辦「育見原住民族文學作 ...
台灣原民文化展遠渡布拉格 獵人山海之路感動捷克民眾
台灣原住民族的山林智慧與海洋文化之美,正透過國際文化交流在捷克布拉格閃耀。由國立台灣博物館與捷克國家 ...
原住民族博物館籌建啟動 高雄2032年迎首座國家級場館
台灣首座國家級原住民族博物館邁入籌建新里程碑,「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籌備處」今日(18日)在高雄市舉行 ...
原民獵物變農田惡夢 台灣山羌在日本的野生逆襲
山羌一直是台灣原住民族的獵捕對象之一,不僅是日常食材,也承載文化與儀式意義,常見於慶典和祭儀中。但住 ...
多國青年齊聚屏東泰武 提升部落孩童語言能力
原民會在今天8月18日,於屏東泰武鄉吾拉魯滋部落,舉辦全台首創的「世界青年部落社區服務國小英語夏令營 ...
青年盃暨全國職業拳擊錦標賽 賴主恩氣場強大
台灣拳擊好手近年在國際舞台上表現亮眼,尤其來自原住民的拳擊選手更是屢創佳績,讓世界看見台灣原住民族在 ...
拒當”半套原住民”!西拉雅族要求盡速完成原民認定
台灣原住民族,除了我們熟知的高山原住民外,還有一群被稱為「平埔族」的族群,其中以西拉雅族分布最廣,文 ...
族人自主籌辦祭典 卡那卡那富族米貢祭慶豐收
卡那卡那富族一年一度的重要歲時祭儀「米貢祭(Mikong)」,上週末在高雄那瑪夏區盛大舉行,族人齊聚 ...
桃園6位留美學生推動 泰雅文化雙語繪本走向國際
來自桃園的6位留美學生自小經常前往復興區,對當地與泰雅族文化懷有深厚情感,因而結合各方資源,促成泰雅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