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提伊馬卡道族文協會計畫執行人 Husung (楊詠程) 布農族:
我們做這個族系譜有一個很大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要去讓年輕人知道說,他們的根在哪裡 他們是從哪裡來,然後他們的族群是什麼族群這樣子)
透過訪談耆老,記錄下文獻中看不見的珍貴歷史,台灣麥提伊馬卡道族文化復興協會現在也透過文化部的"原村文化發展計畫",完成20多個家族系族譜,希望把握老人家還有記憶的時候,建構出馬卡道族遷徙故事,也幫助散居各地的馬卡道族青年,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麥提伊馬卡道族文協會計畫執行人 Husung (楊詠程) 布農族:
我們在製作這個族譜過程裡面,其實會希望一件事情就是說,老人家跟著我們一起做,然後在這個訪談過程裡面,慢慢去建構出我們的遷移位置)
面對長者們逐漸老去,讓許多文史傳承工作,就像在跟時間賽跑,尤其歷經八八風災重創後的高雄地區大武壠族人,更覺得保存傳統文物的重要,過去高雄甲仙愛鄉協會一一翻出不同部落仍留存的珍貴繡片與服飾,現在透過計畫開課,幫助族人圓夢,繡回大武壠族傳統文化。
(高雄甲仙愛鄉協會計畫專職人員 Unai 大武壠族:
傳統技藝這種東西很多人,其實他一開始就會覺得說,是不是很困難 但因為老人家,覺得說我的眼睛快不行,可是我為了我們的文化,我們必須要把它傳承下去,我們就是繡回自己的一套傳統服飾)
除了桌面擺出一件件的傳統繡片,都是由高雄各區大武攏族人親手縫紉而成,孩子身上所穿的服飾,也是由計畫專職人員Unai,親手繡成,她希望自己能繼續撒種,讓大武壠族文化在各地生根發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