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1
記者
Vintiia(余帆)/Takiyu(陳建雄) 高雄桃源

土地運用生活化 將拉阿魯哇文化實踐在日常

angahli ari kaupaupange takuhlusuhlusu vunguka

今天2月11日星期日大年初二,今天要帶您來看到我們生活的土地,有壯闊的山川、綿延的溪流,孕育著我們長大,延續祖先所留下的智慧,我們學會與動物、植物共生共存,敬畏這土地上的每個生命。今天帶大家透過一個短片,認識來自拉阿魯哇族的Vanau,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她是如何把文化活出來,並且教導後代延續拉阿魯哇族祖先的智慧。

穿上雨鞋,換上工作服,再發動鐵牛車,Vanau姐姐開始了她的日常,我們跟隨她的腳步,她說要帶我們去一個會使人開心的地方,並且認識她的寵物,也順便帶我們去農地附近採集野菜。

(拉阿魯哇專職族語教師 Vanau savangʉana(游枝潔) 拉阿魯哇
pakiaturua tumatuturu karitahlana
Vanau savangʉana(游枝潔) Hla'alua
其實我的一天,就都是起來就上班,弄弄東西就去學校,今天是因為比較特別是假日,早上就騎鐵牛下去,下去的時候,還帶著我這裡的一個寵物下去,牠本來是下面的羊,那因為牠剛生出來的時候,就是比較不好啦,因為卡在媽媽的產道太久,所以牠那時候出來的是全身癱瘓的,那牠媽媽也不餵牠,可能想說牠可能會死掉了,所以也就不管牠,剛好就這樣就把牠帶上來,結果牠就很健康的長大,下去的時候其實下面的羊跟牛,我都是看長大的啦,所以牠們都會有名字,我都會幫牠們取名字,為什麼我很愛幫牠們取名字,我覺得應該要取名字吧,你總是會去餵牠啊,你餵那些動物的時候,你不用叫名字嗎?你不用叫牠喔,我是覺得我會取名字,其實牠們都很像人了,你看那個牛也是,我的那個牛我都有取名字,名字都取得好好的,就是可以知道說,光聽那個聲音,我在餵羊的時候,那個牛聽到我的聲音,牠們就叫我,所以我是不是回話跟牠們說等一下,等一下姐姐會下去餵,所以我就會每一個動物,我也聽得出來這個叫(聲)是誰在叫,因為牠們的聲音,都有自己的不一樣的頻率,有的會叫得很像迅猛龍有的會叫得很像腳斷掉,還是快要被殺的樣子,最後會知道說,這個是誰的,這個是誰這樣子,我覺得我很愛取名字,所以人家都會講說,啊你們殺羊你吃嗎?我說我怎麼可能會吃,你會吃已經取名字的了喔,因為已經有感情了,牠們聽得懂。)

時代的轉變,務農方式也改變了,只不過人類的不以為意,卻傷害了大自然,影響動植物原本的生長環境,因為噴灑農藥,部分水源受到了汙染,導致水菜逐漸死亡,Vanau姐姐的母親發現後,將僅存的水菜移至上游,才有我們現在看到的水菜新面貌。

(拉阿魯哇專職族語教師 Vanau savangʉana(游枝潔) 拉阿魯哇
pakiaturua tumatuturu karitahlana
Vanau savangʉana(游枝潔) Hla'alua
我們今天還有另外採一個菜,因為其實我也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它叫什麼名字,它就是長在水邊,它就是一直長在水邊,它只會長在水裡面,所以我們都叫它水菜,其實它不是我們台灣的原生植物,我記得它好像是外來種,它是外來種,然後其實我怎麼知道它可以吃,是我媽媽先給我們吃的,我才知道說,原來那個菜可以吃,而且很好吃,所以我才會知道說ilama,我們的umuma(農地)原來有那麼多的東西可以吃,所以我們都會去採來煮魚湯,或是用清炒的,但是都很好吃,它喔,其實它很好,它是很容易存活的一個植物,它本來是在下面umuma(農地),那因為我們家隔壁的農人,他們都會灑農藥,我就會覺得很可惜,然後他們又是洗那個藥桶,我覺得很可怕,然後我媽就抓幾把的根,然後就丟到我們上面的小河流,就丟到那邊它就自己長,這樣我們要吃的話,我們就可以自己採。)

Pitaamu!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有著重大的意義存在,在進入傳統領域之前,Vanau姐姐說,我們一定要準備祭品,敬天敬地敬祖靈,點燃油杉木,當煙緩緩飄上天時,我們開始透過煙傳遞訊息給祖靈,祈求今天來的,每一位夥伴每一件事物都很平安且圓滿。

(拉阿魯哇專職族語教師 Vanau savangʉana(游枝潔) 拉阿魯哇
pakiaturua tumatuturu karitahlana
Vanau savangʉana(游枝潔) Hla'alua
像平常啊,其實我假日的生活就是這樣,像這個時間啦,冬天的季節,我就會帶著我的孩子,其實我們就會自己去河裡,那去河裡我一樣就是先Pitaamu (敬祖),因為那裡是我們石家(Salapuana)的傳統領域,所以我只要去那邊的時候,我會帶著酒、alʉngʉ(油杉木)或是帶著什麼東西,到那個地方的時候,先跟祖先們,先跟老人家說,我來了 我今天要做什麼事情,保護我的路,然後我今天採的也可以給我有一些收穫。)

寒冷的冬天,絕對沒有人會去溪邊游泳,但是Vanau姐姐說,無論如何拉阿魯哇族人,都一定會在這個時候去溪邊,一個袋子加上一根竹子,我們來到溪邊並不是要玩水,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尋找,在冬天才有的拉阿魯哇族獨特美食,它就是傳說中的台灣水綿hlanguhlanguvi。

(拉阿魯哇專職族語教師 Vanau savangʉana(游枝潔) 拉阿魯哇
pakiaturua tumatuturu karitahlana
Vanau savangʉana(游枝潔) Hla'alua
我們今天去第二個地方拿的,在溪邊hlamaranguahla(埔頭溪),那邊採的那個,叫做hlanguhlanguvi(台灣水綿),然後他們外地的人說,它叫做台灣水綿,以前我們都講說那個河裡的青苔,以前我們都講青苔,然後之後就是,之前也有一個人我有帶去採過,那他說這個叫做台灣水綿,我才知道它叫做台灣水綿,那我們拉阿魯哇叫hlanguhlanguvi(台灣水綿),其實這個hlanguhlanguvi(台灣水綿),在我們拉阿魯哇裡面,其實是很特別的東西,它在過去也是用來招待比較很好的朋友,或是那叫什麼貴人嗎?以前是用來招待他們的,因為這個只有一年一次才有,也不是經常吃到,那最近因為這幾年開始,冬天沒有那麼冷,其實它已經開始慢慢不太好找了,就像我們剛才去的時候,有一段路是完全已經沒有水了,所以我們才往上走,那通常每一年的這個時候,我都會去採,我採完的時候我就會拿回來處理,我會先送給長輩,剩下的就是自己吃,那其實這個水綿 這個hlanguhlanguvi,我在很小的時候,因為以前我們那邊,hlamaranguahla(埔頭溪)那邊。
以前上面有我們家的umuma(農地),我奶奶都會帶我們去,帶我們去那邊撿那個油桐,去撿那個個油桐 ,採那個油桐拿來賣錢,那以前我們家那個umuma(農地)那邊,以前種什麼了,kainu(媽媽)那邊種什麼了咧,'arisangʉ(樹豆) 姥姥那邊umuma(農地),以前好像會種一些農作物,'arisangʉ(樹豆) kiumairangʉ(木薯),然後我們都會去,以前的路不是這麼好走呢,以前是要翻山越嶺呢,因為以前那邊還有pakuatua(溫泉),我們到那邊要回來的時候,我們會先洗完澡,用那個pakuatua(溫泉)洗澡洗完,因為是硫磺泉,我們都會喝,然後就會回來,順便會撈這個,hlanguhlanguvi(台灣水綿),那這個hlanguhlanguvi(台灣水綿),其實那個時候我還不會撈,我奶奶也不會讓我下去撈,就像剛才小孩子就會把水弄髒,弄髒就不好撈,然後有一次,我爸爸有帶我去一個地方,另外一個的水源頭,那邊去撈,那個真的是可以是輕功水上漂的那種,你踏上去是不會沉到水裡面的那種,已經太多了,然後那時候我們有拿,其實以前啊,其實我們在撈的時候,我爸爸都會跟我們講說,你不要手這樣進去,你這樣手進去,你這樣撈它連整個它的根,都會拉出來都是沙子,會不好清,那你就是要你的棍子要平放。
這樣子慢慢去轉,因為它像頭髮一樣,很細很細的頭髮,你只要一直轉,它就會像頭髮捲在你的木材那裡,就可以這樣撈起來,那通常我都是,以前老人家都是他們就撈上來擠,把水擠掉就放在袋子裡面,但是因為我覺得這樣子回來,還要清洗很麻煩,所以我會在水裡面順便洗一洗,乾脆給它順便洗了啦,然後回來之後在沖一下就好了,然後就可以馬上做處理,以前我們都會拿回來煮湯,那也會就是直接弄成那種涼拌的,就是跟著飯一起吃,那煮湯的時候,以前沒有在用,那麼高級的鮪魚罐頭啦,還是什麼的,以前都是順便會在河裡抓蝦子、抓魚、抓螃蟹,然後就一起給它煮成湯,那其實煮成湯,我們還會放那個什麼去了,對放那個假酸漿的花苞,在它還沒有開花的時候,還是它的那個苞的時候,我們就會跟魚蝦蟹一起煮加這個hlanughlanguvi(台灣水綿),哦超好吃,以前都是這樣煮就很好吃了,現在我也不知道,開始怎麼有人加很貴的鮪魚罐頭了,其實也是滿好吃的啦,也是滿好吃的。)

祖先的智慧,祖先的叮嚀我們不能忘,我們看到了Vanau姐姐,在她的日常生活中,用她的行動去傳承,並且延續拉阿魯哇族的美麗文化,更是告訴我們,拉阿魯哇族人是如何尊敬每一個生命,如何與大自然共生共存,最後也傳遞給每一位族人及後代,教導我們要珍惜祖先所傳下來的文化與知識。

(拉阿魯哇專職族語教師 Vanau savangʉana(游枝潔) 拉阿魯哇
pakiaturua tumatuturu karitahlana
Vanau savangʉana(游枝潔) Hla'alua
那其實在走每一個路,每一個腳步走上去的時候,其實我都會想說,這邊以前,以前是什麼,還會想說以前的路是這樣子,現在都沒有啦,我也是都會帶著我的孩子,也會跟我的孩子說,以前我們的umuma(農地),我們的路,我們的農地,工作的地方,我們到哪裡會做什麼事情都會跟孩子交代好,那我在採hlanguhlanguvi(台灣水綿)的時候,我也會跟孩子說腳步怎麼踩,為什麼你走的都是會那種sikunga(混濁),水會變髒,那為什麼媽媽走的就不會,我就會跟他們說,怎麼走然後怎麼撈,然後怎麼洗,都會教他們看,教他們做,當然一樣都是會有忌諱的,或是什麼 我也都會跟孩子講,那其實這些事情,也都是我們小時候從奶奶那裡聽的,爸爸媽媽那裡得到的,然後慢慢在我的身上,就是有慢慢出來,那我也是把這樣子的事情,這樣子的,我覺得是課程交給我的孩子,至少讓他們不要忘記祖先的話,不要忘記老人家的話,也不要忘記這個地是我們的大家都是在這裡一起生活,和平共處啦,跟大自然和平共處,那你們給我們什麼,同樣的我們也不能亂丟,就是像不能弄髒地方啊,拿了什麼東西就丟在那邊,燒垃圾什麼的,其實我覺得互相,互相我覺得這樣子,不管是我對我自己,我會比較安心,至少也可以告訴孩子說,我們不能這樣子糟蹋我們生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