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文字書寫島嶼生活的海洋文學作家夏曼 · 藍波安,結合台灣文學館「行動博物館」轉型推廣計畫,昨天(28)在蘭嶼舉辦首次海洋島嶼蘭嶼文學節,期待在文學邊陲的離島蘭嶼,以身體先到、再說故事的概念,帶來主體詮釋的書寫意識跟創作動能。
因應蘭嶼在地作家夏曼 · 藍波安耕耘島嶼文學的創寫培力構想,結合台灣文學館109年進行"行動博物館"轉型推廣計畫,28號在蘭嶼舉辦首次海洋島嶼蘭嶼文學節,吸引不少族人及各界人士參加。
(海洋文學作家 Syaman Rapongan 雅美(達悟)族:
海洋文化經驗山林知識體系,各部落都有精彩的故事內容,但可惜的是都沒有被文字化,這些故事就像風一樣飄走消失,而這場的文學講座,就是以身體先到然後再說故事概念,因為故事先說的話,從華語的解釋叫做吹牛。)
首場邀請在地耆老及年輕族人分享在地生活文化智慧,從山林製作傳統族服所需的樹材,到海洋魚類男女分食等,都是島嶼文學的生活詮釋資源。
期望藉由活動引導原鄉族人接觸文學,將部落生活智慧,訴諸文字。
(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Syaman Lamoran 雅美(達悟)族:
這個文學有一個很棒的方式,用吟唱來表達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這個人的尊重這個人的回饋,這個在我們的文學裡面,南島文學裡面非常獨特,我在其他地方沒有看到用這樣來對話。)
(朗島部落居民 Si Nganahen 雅美(達悟)族:
我覺得老人有一個很棒的智慧哲學,就是你只管用你的身體去行動,然後嘴巴不要講話,因為每個人都是用眼睛看的,我是在這場文學論壇中學到一個很重要的做人道理。)
為期五天的海洋島嶼蘭嶼文學節,將到部落、學校等據點,進行文學講座共創導引推廣活動,期待在文學邊陲的離島蘭嶼,以"身體先到再說故事"的概念,帶來主體詮釋的書寫意識跟創作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