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在台灣現蹤跡的秋行軍蟲,在不到2年的時間就危害了1.8萬公頃的農地,讓農民及相關單位非常苦惱,11月17日毒藥所公布,已找出以性費洛蒙誘捕的方式,成功誘捕雄蛾,降低成蟲密度。
(農民 呂進輝 排灣族:
ka'umo'uma呂進輝 Paiwan
以前沒有這種蟲
沒有看過這種蟲
可是今年特別多
剛開始要開花之前
這蟲就開始吃了
我也不知道要用什麼藥去控制)
2018年6月,被聯合國農糧組織通緝的全球重要害蟲秋行軍蟲在台灣現跡,雖然相關單位立刻啟動防治計畫,無奈秋行軍蟲遷徙飛快、繁殖力高、寄主廣、破壞力強等特性,危害國內農地面積超過1.8萬公頃。不過11月17日農委會透露,目前已找出能以性費洛蒙成功誘捕雄蛾的方式。
(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長 張瑞璋:
Nungwehue tamna suocang張瑞璋
拿來利用這個性費洛蒙
可以誘引雄蛾的特性
把這個秋行軍蟲的雄蛾
誘引到我們的誘蟲器裡面
這樣的情形
牠可以逐漸地來去降低
秋行軍蟲的密度)
研究單位表示,研發過程中從國際文獻上,找出了5項配方,雖然看似簡單,但秋行軍蟲因地方特性發展出的專一性,也成了性費洛蒙成功的關鍵,在不斷試驗下終於找出了適合台灣的配方。
(農委會藥毒所長資材研發組助理研究員 蘇俞丞:
Nungwehue tamna curi yenciuyen蘇俞丞
這個5個配方裡面
分別有4種成分
那它的比例之間是不大一樣的
那比例之間不大一樣
是因為雖然是同一種蟲
但是它在不同的地區
它的這個成分的比例
是不一樣
這也是所謂專一性的來由
所以我們就是找了5個配方
全世界上的5個配方
我們來做組合來做配
然後再做田間的測試)
農民作物種植時,每分地可設置2到4個性費洛蒙誘捕器,就可以發揮顯著的誘捕功效。目前這項誘殺系統也在今年8月31日採用非專屬授權方式技轉廠商,預計明年可提供農民安全的費洛蒙商品。
而且相較於傳統化學農藥防治,藥毒所指出,誘捕器所需成本較低,讓農民省工又省錢,同時符合友善耕作與環境永續精神。
